[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轮轨力测量用应变片接线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20111.5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3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冬;孔德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卓砾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轮轨力 测量 应变 接线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轮轨力测量用应变片接线端子,包括有配合安装的印刷电路板、应变片以及应变测试线,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有用于横向力测试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用于垂向力测试的第三印刷电路板和第四印刷电路板,所述应变片包括有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所述应变测试线包括有第一应变测试线和第二应变测试线,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分别粘贴在轮轨的下边缘,用于横向力测试时,第三印刷电路板和第四印刷电路板分别粘贴在轮轨两面的中垂线上,用于垂向力测试时,本实用新型以实现应变片的组桥及测试信号线快速连接,将规定的组桥连线方式预先内置于印刷电路板之中,并留置焊盘作为应变片和信号线的接线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仪器装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轮轨力测量用应变片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TB/T 2489-2016轮轨垂向力和横向力测试方法》中详细规定了采用剪力法测试列车经过铁轨时垂向力和横向力的组桥方法。垂向力和轮轨力的测试均要求要粘贴8个应变片,并按照规定的接线方式组桥,应变片的粘贴和接线耗费大量时间。为减轻现场应变片接线和焊接的劳动强度,设计了一种应变片接线端子,只需将端子粘贴到铁轨上,并按照就近原则焊接好应变片及测试信号线,即可完成组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铁路轮轨力测量用应变片接线端子,以实现应变片的组桥及测试信号线快速连接,将规定的组桥连线方式预先内置于印刷电路板之中,并留置焊盘作为应变片和信号线的接线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路轮轨力测量用应变片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配合安装的印刷电路板、应变片以及应变测试线,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有用于横向力测试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用于垂向力测试的第三印刷电路板和第四印刷电路板,所述应变片包括有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所述应变测试线包括有第一应变测试线和第二应变测试线,
用于横向力测试时,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分别粘贴在轮轨的下边缘,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应变片焊接点,所述第一应变片的引出线分别焊接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应变片焊接点上,还包括有第一连接短线和第二连接短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短线和第二连接短线连接,所述第一应变测试线的供电正负极接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正负极上,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应变测试线正极焊接点和第一应变测试线负极焊接点,所述第一应变测试线的差分输入端分别接在第一应变测试线正极焊接点和第一应变测试线负极焊接点上;
用于垂向力测试时,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和第四印刷电路板分别粘贴在轮轨两面的中垂线上,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和第四印刷电路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应变片焊接点,所述第二应变片的引出线分别焊接在第三印刷电路板和第四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应变片焊接点上,还包括有第三连接短线和第四连接短线,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和第四印刷电路板通过第三连接短线和第四连接短线连接,所述第二应变测试线的供电正负极接在第三印刷电路板的正负极上,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和第四印刷电路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应变测试线正极焊接点和第二应变测试线负极焊接点,所述第二应变测试线的差分输入端分别接在第二应变测试线正极焊接点和第二应变测试线负极焊接点上。
上述结构中:
轮轨横向力测试时的接线端子的安装使用:
印有H-1和H-2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分别粘贴至轮轨的下边缘;
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分别连接4个第一应变片,第一应变片的引出线焊至对应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每个第一应变片有两根引出线,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共16个焊点与其对应焊接;
使用两根连接短线:第一连接短线和第二连接短线,连接H-1和H-2的对应焊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卓砾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卓砾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20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椭圆形缸体粘滞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发动机缸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