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置有电流阻断层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72249.2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3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朱袁正;叶鹏;周锦程;刘晶晶;杨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涂三民;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电流 阻断 功率 半导体器件 | ||
1.一种设置有电流阻断层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它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1),在第一导电类型衬底(1)的上方设有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在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表面设置条形的互相平行且均匀分布的第一类沟槽(3),在第一类沟槽(3)的外围环绕着至少一条第二类沟槽(15),设有第一类沟槽(3)的一侧为第二类沟槽(15)的内侧,另一侧为第二类沟槽(15)的外侧;
在第一类沟槽(3)的下半段设有场氧层(6),在场氧层(6)内设有第一类导电多晶硅(5),第一类导电多晶硅(5)接源极电位,第一类导电多晶硅(5)通过场氧层(6)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绝缘,在第一类沟槽(3)的上半段设有栅氧层(9),在栅氧层(9)内设有第二类导电多晶硅(8),第二类导电多晶硅(8)接栅极电位,在第一类导电多晶硅(5)与第二类导电多晶硅(8)之间设有第一类绝缘介质(7),第二类导电多晶硅(8)通过栅氧层(9)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绝缘,相邻的第一类沟槽(3)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表面设有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0),在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0)的表面设有第一导电类型源区(11),在第一类沟槽(3)与第一导电类型源区(11)的上方设有第二类绝缘介质(12),在第二类绝缘介质(12)的上方设有源极金属(13),源极金属(13)通过第二类绝缘介质(12)内的通孔(14)与第一导电类型源区(11)以及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0)欧姆接触;
所述第二类沟槽(15)内设有场氧层(6),在场氧层(6)内设有第一类导电多晶硅(5),与第一类沟槽(3)平行的第二类沟槽(15)与相邻的第一类沟槽(3)之间的外延层的表面设有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0),在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0)的上方设有第二类绝缘介质(12),在第二类绝缘介质(12)的上方设有源极金属(13),源极金属(13)通过第二类绝缘介质(12)内的通孔(14)与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0)欧姆接触;
在第一类沟槽(3)的两端的尽头,在第一类沟槽(3)的上方设有第二类绝缘介质(12),在第二类绝缘介质(12)的上方设有栅极金属(16),所述栅极金属(16)与第二类导电多晶硅(8)欧姆接触;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沟槽(15)的外侧以及下方的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或第一导电类型衬底(1)内设有第三类绝缘介质层(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电流阻断层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其特征是:所述场氧层(6)、栅氧层(9)、第一类绝缘介质(7)、第二类绝缘介质(12)与第三类绝缘介质层(4)由二氧化硅或氮化硅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电流阻断层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其特征是:在与第一类沟槽(3)平行的方向上,所述第三类绝缘介质层(4)的边缘越过第二类沟槽(15)并进入第二类沟槽(15)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电流阻断层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其特征是:对于N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电流阻断层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其特征是:对于P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第二导电类型为N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722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包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干冰清洗用喷射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