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上下料的货车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03837.0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86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清;张隆晔;张顺生;黄三春;张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联横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B60P1/43;B60P7/16;B60J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吴平兰 |
地址: | 44201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上下 货车 车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上下料的货车车厢,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中部内开设凹槽,所述凹槽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表面,所述凹槽内设置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上设置活动推板,所述活动推板通过锁紧螺栓贯穿螺纹连接所述推料装置,所述活动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挡板上,所述凹槽右侧设置竖板于所述底板一端上,所述凹槽左侧设置尾门于所述底板一端上,所述尾门下方开设活动间于所述底板一端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料装置工作带动活动推板运动将便于推动物料上料至底板所需存储位置,配合液压杆工作带动导料板移动至所需工作位置,便于下料且利用减震装置配合翻转侧门保证物料在车厢内达到减震缓冲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车车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上下料的货车车厢。
背景技术
随着运输业的日益兴旺,货物的种类也日益繁多,而传统的货车其物品堆放对位直接堆叠,在卸货时,通常需要按照由外至内,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依序取出,这种形式及其不便利。
传统的新型货车车厢都是简单的金属薄板,结构单一,功能少,不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服务。搬运过多货物的工作人员容易疲劳,在货车厢最内侧的货物往往需要更多时间搬动,货车在开动的情况下,货物震动容易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上下料的货车车厢,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中部内开设凹槽,所述凹槽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表面,所述凹槽内设置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上设置活动推板,所述活动推板通过锁紧螺栓贯穿螺纹连接所述推料装置,所述活动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挡板上,所述凹槽右侧设置竖板于所述底板一端上,所述凹槽左侧设置尾门于所述底板一端上,所述尾门下方开设活动间于所述底板一端内,所述活动间内设置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一端与液压杆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压杆设置于所述活动间内,所述底板中心上方设置横梁,所述横梁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尾门和所述竖板连接,所述横梁上铰接设置翻转侧门,所述竖板上铰接设置辅助液压杆,所述辅助液压杆输出端与所述翻转侧门一端铰接,所述翻转侧门内侧设置减震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推料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凹槽一端内,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丝杆,所述丝杆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轴承块上,所述轴承块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套设传动块,所述传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传动块顶端开设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栓螺纹配合贯穿所述活动推板,且底端螺纹连接所述传动块。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推板以所述凹槽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前后对称设置为两个,所述活动推板底端分别开设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置所述限位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导料板和所述活动间均以所述底板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前后各对称设置为两个,所述导料板一端上设置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与所述液压杆输出端连接,所述导料板远离所述液压杆一端上设置滚轮,所述液压杆远离所述导料板一端设置安装板与所述活动间内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所述翻转侧门内侧端面上,所述减震弹簧远离所述翻转侧门一端上设置夹板,所述翻转侧门呈L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推料装置工作带动活动推板运动将便于推动物料上料至底板所需存储位置,无需人工进行搬运调整,同时配合液压杆工作带动导料板移动至所需工作位置,便于下料,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利用减震装置配合翻转侧门保证物料在车厢内达到减震缓冲的效果,避免运输途中震动受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尾门和翻转侧门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尾门和翻转侧门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尾门和翻转侧门关闭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联横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十堰联横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03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废边回收装置
- 下一篇:电芯夹持装置和电池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