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金刚石涂层的五金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85372.0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0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汪鸿涛;李明辉;袁擎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尔安达(安徽)纳米涂层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42 | 分类号: | E21B17/042;E21B10/46;B23B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金刚石 涂层 五金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金刚石涂层的五金钻头,包括钻杆,所述钻杆的底部安装有钻套,所述钻杆表面的顶端处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处安装有T型螺纹连接套,所述钻杆位于外螺纹下方为矩形杆,所述钻套的顶部设有矩形插孔,且矩形杆插入至矩形插孔的内部,所述钻套的顶端设有螺纹接头,且螺纹接头与T型螺纹连接套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钻杆顶端设置了接杆和安装杆,因此在使用钻头进行钻孔工作时,如果钻孔深度较深时,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接杆的数量,从而对钻头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能够使其满足不同钻孔深度的需要,从而大大的提高钻头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金刚石涂层的五金钻头。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一些设备加工、岩石钻探等工作都需要进行打孔钻孔工作,从而实现器件的安装和岩石的勘探的效果。
目前针对钻孔打孔工作需要使用到特定的五金钻头,然而传统的五金钻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五金钻头已然无法满足目前本领域的高标准使用需求,现将传统的五金钻头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如下具体说明:
1、传统的五金钻头其一般都是钻头端与钻杆一体式结构,因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钻头上的钻纹会出现严重的磨损,导致整个钻头报废,对此会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
2、传统的五金钻头的钻杆的长度一般都是固定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钻孔深度较深,钻杆长度无法满足需要,则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对钻杆长度进行特制,导致钻头使用的局限性加大。
目前已授权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高强度麻花钻头”(CN202021349509.4),其具体公开“通过通过麻花钻本体和增强机构之间的配合,需要使用麻花钻本体进行打孔作业时,操作人员首先将麻花钻本体与电钻输出端进行连接,然后对旋钮进行转动使丝杆和钻头一同向外侧移动,使钻头露出麻花钻本体,然后在使用电钻对麻花钻本体进行转动打孔作业,期间钻头首先与待打孔基面进行接触,然后麻花钻本体会插入到钻头钻出的孔洞内部进行二次钻孔作业,期间无需操作人员对不同型号大小的钻头之间进行安装拆卸,同时二次钻孔作业过程中不会出现垂直度偏差情况出现,可以降低麻花钻本体端头处崩刃情况出现,利于麻花钻本体的高强度运作;通过麻花钻本体、增强机构和连接机构之间的配合,在对旋钮施力使丝杆进行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垫片能够在圆槽的内部进行转动,使垫片对圆板进行施力,同时滑槽可以对滑块进行限位,使圆板对钻头进行均匀施力,利于钻头的稳定左右移动;通过麻花钻头本体和倒角之间的配合,倒角便于麻花钻头本体与电钻端头之间进行安装”,然而该技术方案仅仅是针对麻花钻头进行更换二次作业,整体过程较为繁琐费力,同时二次钻孔过程中易出现两次钻头之间垂直度存有偏差,易出现18mm以上麻花钻头端头处受力不均,严重情况会出现麻花钻头端头处崩刃情况发生,不利于麻花钻头的高强度运作,而无法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当钻纹磨损会导致钻头整体报废和当需要钻孔深度过深时,需要根据使用需要对钻杆长度进行特制,从而导致钻头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具有金刚石涂层的五金钻头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本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金刚石涂层的五金钻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五金钻头当钻纹磨损会导致钻头整体报废和当需要钻孔深度过深时,需要根据使用需要对钻杆长度进行特制,从而导致钻头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金刚石涂层的五金钻头,包括钻杆,所述钻杆的底部安装有钻套,所述钻杆表面的顶端处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处安装有T型螺纹连接套,所述钻杆位于外螺纹下方为矩形杆,所述钻套的顶部设有矩形插孔,且矩形杆插入至矩形插孔的内部,所述钻套的顶端设有螺纹接头,且螺纹接头与T型螺纹连接套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钻杆的顶端安装有接杆,所述接杆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尔安达(安徽)纳米涂层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比尔安达(安徽)纳米涂层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85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级改装的涡轮增压器涡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螺母攻牙机可调节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