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水泵集成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79048.8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1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石荣国;牛多青;牛晨晓;姜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10 | 分类号: | F01P5/10;F01P3/02;F01P7/14;F01P11/02;F02M26/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冷却系统 水泵 集成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水泵集成模块,包括水泵、缸体节温器、缸盖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管路,所述水泵、缸体节温器、缸盖节温器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管路接发动机水套,包括泵体和泵盖,所述泵盖安装于所述泵体外侧,所述泵体内侧安装于发动机缸盖后端;所述泵体与泵盖之间设有可通过管路的腔室;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泵体内;所述泵盖外侧集成有缸盖节温器室和缸体节温器室,所述缸盖节温器室内设有缸盖节温器,所述缸体节温器室内设有缸体节温器。本实用新型将水泵和节温器实现集成,集成后统一安装于发动机缸盖后端,布置紧凑,有效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水泵集成模块。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系统是一种热交换系统,即通过热交换实现发动机的预热和冷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风冷和水冷之分,以空气为介质的冷却系统成为风冷系统;以冷却液为介质的冷却系统为水冷系统。汽车发动机尤其轿车发动机大都采用水冷系统。
汽车发动机的水冷系统均为强制水循环系统,及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这种系统组成主要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膨胀水箱、发动机水套以及其他附加装置等。
在发动机本体冷却系统中,水泵和节温器是其中最重要的零部件。水泵给冷却液加压,使其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从而保证活塞,缸盖,缸体等高温零部件能够得到及时冷却,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水泵大都直装或通过模块固定在缸体或缸盖。节温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控制冷却液流量的关键部件,当水温没达到节温器开启温度时,发动机只进行小循环(冷却液仅通过暖风循环),水温达到节温器开启温度时,节温器主阀门打开,发动机进行大循环(冷却液分别通过散热器和暖风循环)。现有技术中,水泵和节温器这两个部件都是单独布置的,水泵和节温器一般在发动机中单独布置,水泵通常直装或通过模块固定在缸体或缸盖后端,而节温器分为进水口布置和出水口布置,且还需设计调温器座及盖来安装节温器,这即导致成本和重量的增加,又导致布置结构不紧凑,占用空间大,零件过多,不好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水泵集成模块,布置紧凑,有效节省空间。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水泵集成模块,包括水泵、缸体节温器、缸盖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管路,所述水泵、缸体节温器、缸盖节温器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管路接发动机水套,包括泵体和泵盖,所述泵盖安装于所述泵体外侧,所述泵体内侧安装于发动机缸盖后端;所述泵体与泵盖之间设有可通过管路的腔室;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泵体内;所述泵盖外侧集成有缸盖节温器室和缸体节温器室,所述缸盖节温器室内设有缸盖节温器,所述缸体节温器室内设有缸体节温器。
进一步地,泵盖外侧集成有多个发动机支管口。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支管口为散热器进水管口、EGR进水管口、散热器回水管口、发动机补水管口、暖风回水管口、暖风进水管口和发动机除气管口。
进一步地,缸盖节温器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缸体节温器与发动机水套的缸体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缸体节温器室内设有缸体出水腔、缸盖出水腔和混合腔,所述缸体出水腔与发动机水套的缸体出水口连通,所述缸盖出水腔与发动机水套的缸盖出水口连通;所述缸体出水腔、缸盖出水腔相隔断,所述缸体出水腔、缸盖出水腔分别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和泵盖,所述泵盖安装于所述泵体外侧,所述泵体内侧安装于发动机缸盖后端;所述泵体与泵盖之间设有可通过管路的腔室;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泵体内;所述泵盖外侧集成有缸盖节温器室和缸体节温器室,所述缸盖节温器室内设有缸盖节温器,所述缸体节温器室内设有缸体节温器。本实用新型将水泵和节温器实现集成,集成后统一安装于发动机缸盖后端,布置紧凑,有效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79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面石膏板送纸系统防跑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防撞梁结构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