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军工半导体碳化硅电子元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69054.5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0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环能硅碳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721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军工 半导体 碳化硅 电子元器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军工半导体碳化硅电子元器件,包括固定壳体和散热件,所述固定壳体的顶部固定卡入散热件;所述固定壳体包括壳体、沿板和锯齿卡条,所述壳体的侧板顶部向内弯折形成沿板,所述沿板的内沿固定连接锯齿卡条;所述锯齿卡条处卡固安装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板、散热片、深度调节锯齿件和缓冲块,所述散热板的中部为平板。本实用新型借助散热件两侧的深度调节锯齿件,实现散热板的固定和拆卸,而且因为深度调节锯齿件与锯齿卡条卡装,可以实现散热板的渐进式深入卡装,使其可以灵活安装在任意深度的电子元器件上,整个散热件,吸收热量快,传递热量快,散发热量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军工半导体碳化硅电子元器件。
背景技术
电子电器元件在组装使用之后,是会产生热量的,由于组装体体积小,内部加装散热扇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采取加装散热片的方式来导热,该散热方式,散热片体积小,与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间距大,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军工半导体碳化硅电子元器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散热片体积小,与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间距大,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军工半导体碳化硅电子元器件,包括固定壳体和散热件,所述固定壳体的顶部固定卡入散热件;
所述固定壳体包括壳体、沿板和锯齿卡条,所述壳体的侧板顶部向内弯折形成沿板,所述沿板的内沿固定连接锯齿卡条;
所述锯齿卡条处卡固安装散热件;
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板、散热片、深度调节锯齿件和缓冲块,所述散热板的中部为平板,所述散热板的两侧向上弯曲形成弧形板,所述散热板的平板上侧面垂直、间隔固定安装散热片,所述散热板的弧形板内侧面间隔设置深度调节锯齿件,所述锯齿卡条契合卡固在深度调节锯齿件之间的位置,所述散热板的平板下侧面均匀设置缓冲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散热片的高于大于散热板的凹陷深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散热板的宽度与壳体的顶部宽度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锯齿卡条的长度和深度调节锯齿件的长度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深度调节锯齿件设置在散热板的弧形板上部和中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缓冲块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缓冲块为绝缘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军工半导体碳化硅电子元器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将电子元器件的壳体进行拆分,在电子元器件的内部不再加装任何散热片,而是采取在壳体的顶部卡入安装散热件,借助散热件两侧的深度调节锯齿件,实现散热板的固定和拆卸,而且因为深度调节锯齿件与锯齿卡条卡装,可以实现散热板的渐进式深入卡装,使其可以灵活安装在任意深度的电子元器件上;
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缓冲块为散热板和电子元器件之间提供一个间距空间,让缓冲块保护电子元器件,不让散热板压到电子元器件的同时,让散热板与电子元器件之间间隔的间距最小化,从而能够更快的传递散热,散热板外侧安装的散热片,在起到加快散热的同时,能够与外部散热扇所吹出的气流直接接触,快速的带走散热件上的热量,整个散热件,吸收热量快,传递热量快,散发热量快。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环能硅碳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环能硅碳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690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