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超轻型列车的悬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77625.2 | 申请日: | 202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1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华;罗世辉;秦龙泉;胡俊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13/04 | 分类号: | B60L1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1 | 代理人: | 叶任海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轻型 列车 悬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轻型列车的悬浮装置,包括安装在转向架上的第一永磁组件和安装在轨枕上的第二永磁组件,第一永磁组件的顶面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能够伸缩,第一永磁组件能够随弹性件的伸缩上下运动,第一永磁组件和转向架通过弹性件连接,第一永磁组件和第二永磁组件相对设置且间隔有缝隙;第一永磁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内并排安装有若干块规格相同的第一永磁体,第一安装架与弹性件的下端连接;第二永磁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内并排安装有若干块规格相同的第二永磁体,第二安装架与轨枕连接;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同级相对设置,第一永磁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小于第二永磁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轻型列车的悬浮装置。
背景技术
永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型轨道交通,通过轨道的磁力使车辆悬浮在空中,减少了摩擦力,行走时不同于轮轨式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因而可以实现较高的运行速度。永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力来源:一个是轨道两侧的长定子同步直线电动机的牵引力;另一个是利用永磁悬浮装置提供悬浮力,即通过轨道上的安装的永磁体与列车底部安装的永磁体统计相对产生的排斥力。现有的永磁悬浮装置位精度要求较高,略有水平错开悬浮力即减小,不利于悬浮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超轻型列车的悬浮装置,包括安装在转向架上的第一永磁组件和安装在轨枕上的第二永磁组件,第一永磁组件的顶面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能够伸缩,第一永磁组件能够随弹性件的伸缩上下运动,第一永磁组件和转向架通过弹性件连接,第一永磁组件和第二永磁组件相对设置且间隔有缝隙;第一永磁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内并排安装有若干块规格相同的第一永磁体,第一安装架与弹性件的下端连接;第二永磁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内并排安装有若干块规格相同的第二永磁体,第二安装架与轨枕连接;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同级相对设置,第一永磁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小于第二永磁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本申请提供的悬浮装置通过将多个第一永磁体安装在转向架上,多个第二永磁体安装在轨枕上,且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同极相对,从而为列车提供足够的悬浮力。第一永磁体的尺寸参数小于第二永磁体的尺寸参数,即第一永磁组件的宽度小于第二永磁组件的宽度,保证车辆相对轨道发生一定偏离时仍然有足够悬浮力,保证第一永磁组件始终与第二永磁组件有相互的斥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超轻型列车的悬浮装置,包括安装在转向架上的第一永磁组件和安装在轨枕上的第二永磁组件,第一永磁组件的顶面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能够伸缩,第一永磁组件能够随弹性件的伸缩上下运动,第一永磁组件和转向架通过弹性件连接,第一永磁组件和第二永磁组件相对设置且间隔有缝隙;
第一永磁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内并排安装有若干块规格相同的第一永磁体,第一安装架与弹性件的下端连接;
第二永磁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内并排安装有若干块规格相同的第二永磁体,第二安装架与轨枕连接;
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同级相对设置,第一永磁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小于第二永磁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进一步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均为块状,以单位长度计,第一永磁体(117)的尺寸为255*37*37,第二永磁体(155)的尺寸为750*40*40;优选地,第一永磁体的尺寸为255mm*37mm*37mm,第二永磁体的尺寸为750mm*40mm*40mm。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架呈n型设置,第一安装架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槽口朝下,多个第一永磁体并列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一永磁体与第一安装架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安装架呈u型设置,第二安装架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槽口朝上,多个第二永磁体并列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第二永磁体与第二安装架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77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持无线充电的USB扩展坞
- 下一篇:一种带导向阀的液压泵压力控制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