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结构及其踏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0299.1 | 申请日: | 2021-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4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明 |
主分类号: | B62M11/18 | 分类号: | B62M1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龙成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4 | 代理人: | 赵婷婷 |
地址: | 405200 重庆市梁平区梁平县梁***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结构 及其 踏板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驱动结构及其踏板车,包括:安装座、传动轴组件、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及踏板,安装座沿着传动轴组件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轴向通道;传动轴组件安装于轴向通道内,且传动轴组件的左右两端位于轴向通道外部用于连接外部滚动装置;第一行星轮系上的第一太阳轮与传动轴组件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传动轴组件转动,且第一行星轮系位于传动轴组件的第一侧;第二行星轮系上的第二太阳轮与传动轴组件传动连接,且第二行星轮系位于传动轴组件的第二侧;踏板通过复位部件可垂直位移的设于安装座上的,踏板的第一侧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行星齿轮组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行星轮系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驱动结构及其踏板车。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代步工具问世,人们对于代步工具的选择也越来越繁杂,目前短途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传统自行车的驱动模式中,人是坐姿驾驶,基本只能靠腿部发力驱动,人的双脚需要呈圆周式踩踏转动,当踩踏行程到上止点和下止点时动力输出为零,到中间时输出扭力达到峰值,如此交替循环。传统自行车的驱动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动力为起伏较大的波形输出,所以部分能量被无效做功消耗掉,另一方面,人不断做腿部的屈伸运动,力量是由小变大,而传统自行车的输出扭力是由小变大再变小的过程,特别是在末段,人体力量最大时传动扭力却非常小甚至为零,与人体力量分配不匹配,当用户骑行时间过长时,由于用户的腿部长时间作屈伸运动,那么很容易导致腿部感到酸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驱动结构及其踏板车,能够有人体的重力驱动,通过下压踏板就能够实现动力的平稳输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驱动结构,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沿着传动轴组件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轴向通道;
传动轴组件,所述传动轴组件安装于所述轴向通道内,且所述传动轴组件的左右两端位于所述轴向通道外部用于连接外部滚动装置;
第一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行星轮系上的第一太阳轮与所述传动轴组件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传动轴组件转动,且所述第一行星轮系位于所述传动轴组件的第一侧;
第二行星轮系,所述第二行星轮系上的第二太阳轮与所述传动轴组件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行星轮系位于所述传动轴组件的第二侧,所述传动轴组件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
通过复位部件可垂直位移的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踏板,所述踏板的第一侧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行星齿轮组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行星轮系转动,且所述踏板的第二侧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连杆与第二行星轮系的动齿圈连接,所述踏板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组件包括:
从动轴,设于所述轴向通道内,所述从动轴两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滚动装置,以带动外部滚动装置转动;
同步轴,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从动轴上,且所述同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太阳轮传动连接,所述同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第二太阳轮传动连接;
棘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同步轴的侧壁上,用于限制所述从动轴的转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
定齿圈,固设于安装座第一侧的安装槽内;
第一太阳轮,安装于所述定齿圈内;
三个第一行星齿轮,三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周向均匀环绕所述第一太阳轮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定齿圈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明,未经张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02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保护剂快速涂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阀门生产加工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