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飞机垂尾与机身对接的可调整角度翻转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14290.X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3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戴立豪;李论;张鹏;孟炳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B64F5/5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 |
地址: | 中国(辽宁)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飞机 机身 对接 可调整 角度 翻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摆式垂尾带板跨距定位及检测工装领域,具体地来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垂尾与机身对接的可调整角度翻转吊具。主要由齿轮、电机、传动轴、吊索组成。该吊具结构简单,以吊车吊点为原点,根据产品的重量及结构尺寸计算重心,根据重心设计链条的长度,通过齿轮调节链条长度实现产品转动。该翻转吊具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该技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实现了大部件孔中翻转对接,体现了装配技术的创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摆式垂尾带板跨距定位及检测工装领域,具体地来说是涉及用于飞机垂尾与机身对接的可调整角度翻转吊具领域。
背景技术
ARJ21项目垂尾组件与后机身对接时,需要把垂尾的前梁、中梁、后梁前中梁、后中梁与后机身的五个框无间隙对接对接后保证垂尾的五个梁腹板与框腹板完全贴合垂尾的位置要求相对后机身完全居中误差保证在2mm,对接过程中垂尾首先要从0度调整到接近75度在下落对接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角度才能完成对接。整个角度调整都需要靠人力完成,由于对接空间狭窄对接结构复杂需要12人用抬压的原始蛮力坚持1小时左右才能完成工作。这期间由于人的体力有限,垂尾姿态经常不稳定,碰伤机身。对接精度无法保证,效率较低,操作者容易肌肉拉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产品在对接过程中翻转的装置。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飞机垂尾与机身对接的可调整角度翻转吊具,包括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电机3、传动轴4、吊索5。为避免阻挡吊索并增加结构承受力,采用两个齿轮,上下错开;第一齿轮1与电机3相连,带动第二齿轮2转动,第二齿轮2带动传动轴4转动,传动轴4转动调整吊索5两面长度,吊索5连接产品7转动达到调整产品角度的目的,完成对接工作。电机3为驱动部分;齿轮与吊索5转动,驱动产品7使其在空中小于80°旋转,实现产品7横向吊起,斜向插入到机身组件中。
所述的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2之间轴距50mm。
进一步地,吊具机箱内设置无线接收装置,通过无线遥控控制电机3。
进一步地,将垂尾组件吊起后在空中可根据待装配组件的姿态进行角度的调整,达到直接对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该吊具结构简单,以吊车吊点为原点,根据产品的重量及结构尺寸计算重心,根据重心设计链条的长度,通过齿轮调节链条长度实现产品转动。
本实用新型利用产品现有起吊点进行连接,无需单独设计起吊连接形式,避免产品连接形式复杂及对产品造成破坏性。该翻转吊具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该技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实现了大部件孔中翻转对接,体现了装配技术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起吊的产品工作说明示意图。
图2为起吊调整姿态对接完成示意图。
图中: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电机;4传动轴;5吊索;6遥控器;7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两种姿态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翻转吊具设备将链条调整至两端长度相近,将垂尾组件的起吊接头与产品7相连接,将平放的产品7进行吊起。
如图2所示,以设备箱体为中心,内部电机3驱动齿轮传动,带动链条进行转动,调整好与机身的对接位置后停止链条转动,通过吊车升降对产品7实施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142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光条
- 下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显示窗口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