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装配的纵梁前端加强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70454.X | 申请日: | 202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9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代鑫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定州同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千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32 | 代理人: | 赵芳蕾 |
| 地址: | 0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装配 前端 加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装配的纵梁前端加强件,属于汽车纵梁技术领域,包括防撞梁,所述防撞梁的后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吸能柱,所述吸能柱的后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汽车纵梁,所述汽车纵梁的四面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组件,复向钢板、含磷钢板与烘烤硬化钢板能够起到良好的加强效果,在激烈的碰撞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汽车纵梁不会发生变形断裂,从而实现了对汽车纵梁进行加强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第二加强组件,可辅助第一加强组件对汽车纵梁的加强效果,避免了因激烈碰撞汽车纵梁单体强度不够发生变形断裂对车内人员带来更大伤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纵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的纵梁前端加强件。
背景技术
车架是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所以纵梁在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汽车的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等均含有纵梁,纵梁的强度决定了车架的强度,因此,纵梁的强度增加也就增加车架的强度。
现有的汽车纵梁一般都是整体充压而成,具有一定的强度,但是,现有的汽车纵梁在发生激烈的碰撞之后还是会发生变形甚至折断的问题,致使汽车在发生碰撞之后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提高汽车纵梁的强度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装配的纵梁前端加强件,其具有的特点能够实现对汽车纵梁进行加强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装配的纵梁前端加强件,包括防撞梁,所述防撞梁的后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吸能柱,所述吸能柱的后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汽车纵梁,所述汽车纵梁的四面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组件;所述第一加强组件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汽车纵梁的外表面,所述加强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加强板包括复合钢板,所述复合钢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含磷钢板,所述含磷钢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烘烤硬化钢板,所述烘烤硬化钢板的顶面涂抹有防腐涂料层,所述加强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组件,可有效的保证汽车纵梁在发生激烈碰撞时,对汽车纵梁起到良好的加强作用,使得汽车纵梁的强度得到有效的加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组件包括多个横向加强筋与多个竖向加强筋,多个所述横向加强筋与多个所述竖向加强筋交叉连接,所述横向加强筋与竖向加强筋均设置在加强板的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横向加强筋与竖向加强筋,可对加强板的强度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就进一步加强了汽车纵梁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四周表面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卡接板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卡接板卡接在活动槽的内部,所述固定螺栓的尺寸与螺纹孔的尺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对加强板的安装时,更加的便捷,同时也使得加强板安装的更加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纵梁的四周表面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的尺寸与加强板的尺寸相对应,所述加强板卡接在安装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槽,在进行对加强板的安装时,将加强板卡接到安装槽的内部,使得对加强板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卡接限位槽,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块,多个所述卡接块的尺寸与多个所述卡接限位槽的位置与尺寸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接块与卡接限位槽,进一步的将加强板限位在安装槽的内部,使得加强板安装的更加的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定州同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定州同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704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