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44549.4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84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卫卫 |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B01D46/10;B01D53/04;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三明市三元区君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68 | 代理人: | 李晓元 |
| 地址: | 2563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装置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1)、防护架(2)、防尘网(3)和散热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2)的底端与充电桩本体(1)两端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防尘网(3)分别镶嵌于充电桩本体(1)顶端的两侧面,所述散热机构(4)的右端与充电桩本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主位管(401)、导热孔(402)、对接管(403)、抽风机(404)、电磁阀(405)、集尘箱(406)、过滤网(407)、取料门(408)、导气管(409)、制冷箱(410)、隔板(411)、输气孔(412)、制冷器(413)、海绵(414)、输气管(415)、排气管(416)、喷头(417)和导热管(418),两个所述主位管(401)相互远离的一面与充电桩本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孔(402)分别开设于两个主位管(401)相互靠近的一面,所述对接管(403)的左端分别与两个主位管(401)相互远离一面的中部连通,所述抽风机(404)的左端与充电桩本体(1)顶端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抽风机(404)右端的抽气口与对接管(403)的右端连通,所述电磁阀(405)的左端固定安装于对接管(403)右端的外壁,所述集尘箱(406)的左侧面与充电桩本体(1)顶端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407)的两端与集尘箱(406)两侧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取料门(408)顶端的右侧面与集尘箱(406)的右侧面均通过合叶铰接,所述导气管(409)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集尘箱(406)的底面和抽风机(404)顶端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制冷箱(410)的底部与充电桩本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411)的顶端和底端与制冷箱(410)内腔的顶面和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输气孔(412)开设于隔板(411)顶端的侧面,所述制冷器(413)的左端镶嵌于制冷箱(410)底端的右侧面,所述海绵(414)的两端分别与制冷箱(410)左侧内壁和隔板(4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415)的顶面与充电桩本体(1)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416)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制冷箱(410)和输气管(415)相互靠近的一面连通,所述喷头(417)的顶端分别与排气管(416)的底面连通,所述导热管(418)的两端分别与制冷箱(410)和集尘箱(406)相互靠近的一面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407)的材质为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门(408)的底端设有磁铁,且磁铁吸附于集尘箱(406)底端的右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3)的材质为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414)具体为一种吸水海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405)的型号为JG20A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卫卫,未经李卫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445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化工桶视觉检测装置
- 下一篇:节叉花键通止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