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翻结构的越野摩托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16352.X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01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方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7/00 | 分类号: | B62J27/00;B62K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胡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越野 摩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越野摩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翻结构的越野摩托,包括:车体,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上表面连接有车身;防翻机构,包括插槽,所述插槽开设在车架的内侧,所述插槽的内侧插合连接有防护架,所述车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本实用新型在车架的内侧开设了插槽,方便和防护架进行插合,防护架可以有效防止摩托车在转弯的过程中发生侧翻,增加了摩托车的稳定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可以对骑手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发生翻车时骑手被甩出去造成重大伤害,同时夹持块在弹簧和活动块的作用下可以对防护架进行夹持固定,方便对防护架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越野摩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翻结构的越野摩托。
背景技术
越野摩托也称为非道路摩托车,是一种摩托车运动或全地形车赛车举行的封闭越野线路中所使用的摩托车车型。
摩托车骑行转弯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会使转弯外侧的后轮触地压力增大,内侧后轮触地压力减小,人体的重心也会发生内侧倾斜,容易导致翻车事件的发生,安全隐患大,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具有防翻结构的越野摩托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翻结构的越野摩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摩托车骑行转弯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翻车事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翻结构的越野摩托,包括:
车体,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上表面连接有车身;
防翻机构,包括插槽,所述插槽开设在车架的内侧,所述插槽的内侧插合连接有防护架,所述车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内侧贯穿有正反螺杆,所述活动块套接在正反螺杆的外表面,所述正反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正反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正反螺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通过转轴和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和正反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夹持块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槽呈圆槽形形状开设在车架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呈板状和车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呈两组开设在第二连接板的内侧,所述活动块呈两组和活动槽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呈圆筒形形状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的表面,所述正反螺杆呈长杆状贯穿在限位套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弹簧呈两组连接在正反螺杆的表面,所述夹持块呈两组和弹簧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身的下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车身的下表面,连接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减震簧,所述减震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车身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远离车身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转轴和铰接杆活动连接,所述车架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呈柱状和车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簧呈两组和连接柱对应连接,所述伸缩柱呈两组和减震簧对应连接,所述连接柱的直径大于伸缩柱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铰接杆呈两组通过转轴和车身活动连接,所述滑块呈两组和铰接杆对应连接,所述铰接杆通过滑块和滑槽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16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冷加热器防尘罩壳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环境空气检测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