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罩盖装配及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65541.9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9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劳士领汽车配件(沈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新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117 | 代理人: | 史卫民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装配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罩盖装配及检测系统,其涉及电池罩盖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和一对竖直的立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两侧相互平行开设有一对滑槽,一对立板下底面分别设置有电动滑轨,立板可通过电动滑轨在滑槽内滑动从底板一侧移动到另一侧,所述底板一侧为检测单元,另一侧为装配单元;每个立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气缸,四个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共同连接有第一框架,第一框架上设置有与待装配的电池罩盖的电池盖边缘相匹配的边缘仿形板,本实用新型对汽车电池罩盖的转运和检测无需人员操作,并且实现了密封圈的自动装配工作,提高了一定的生产效率,并提高了生产安全性,产品质量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罩盖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罩盖装配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电池罩盖的生产过程中,装配与检测技术是关键工序,目前大多采用人工装配和人工检测孔有无的方式;该种装配方式占用大量人力,由于电池罩盖体积和重量较大,搬用和装配过程可能发生危险,安全性差,而且人工装配效率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所以一种电池罩盖装配及检测系统亟待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罩盖装配及检测系统,对汽车电池罩盖的转运和检测无需人员操作,并且实现了密封圈的自动装配工作,提高了一定的生产效率,并提高了生产安全性,产品质量稳定性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池罩盖装配及检测系统,包括底板和一对竖直的立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两侧相互平行开设有一对滑槽,一对立板下底面分别设置有电动滑轨,立板可通过电动滑轨在滑槽内滑动从底板一侧移动到另一侧,所述底板一侧为检测单元,另一侧为装配单元;每个立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气缸,四个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共同连接有第一框架,第一框架上设置有与待装配的电池罩盖的电池盖边缘相匹配的边缘仿形板,边缘仿形板上设置有多个可夹持电池盖边缘的第一夹板组件;所述检测单元包括L型的支撑杆和摄像头,所述支撑杆竖直端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对应滑槽的外部,支撑杆的水平端高于第一框架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摄像头通过第三夹板组件安装在支撑杆水平端且镜头指向电池罩盖的安装口位置;所述装配单元包括第二框架,一对立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框架长边的长度,第一框架的高度大于第二框架的高度,第一框架可通过电动滑轨在滑槽内的移动,再通过第一气缸伸缩端的收缩落在第二框架上。
优选的,所述装配单元还包括架板、第二夹板组件和一对工装结构,所述架板固定设置于第二框架之间,所述工装结构设置在架板上,工装结构内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工装结构将密封圈与电池罩盖进行自动安装;所述第二夹板组件设置在第二框架上且对应待装配电池罩盖的安装口位置处,所述第二夹板组件上可拆卸安装有密封阀。
优选的,每个工装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工装支撑板、工装安装板、横板以及第二气缸和推板,所述工装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架板上,所述工装安装板上表面通过第一支撑件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表面通过第二支撑件与工装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于工装安装板的中心位置,横板对应第二气缸的位置开设有通孔,第二气缸伸缩端贯穿于通口且伸缩端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工装支撑板上开设有贯穿放置口,放置口内底部设置有顶接限位环,放置口内的顶接限位环上用于防止密封圈,所述顶接限位环竖直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推板上表面对应限位孔的位置设置有竖直的多个顶接杆,所述顶接杆可通过第二气缸推拉推板从而在限位孔中竖直移动。
优选的,所述工装支撑板上表面还开设有横口,所述横板上对应横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贯穿于横口与工装支撑板上表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架板上设置有一对第二吸盘。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对应检测单元一侧设置有与电池罩盖底部凸起相匹配的底部仿形板,底部仿形板通过支撑腿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下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弹簧伸缩件,所述第二框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弹簧伸缩件,所述第一弹簧伸缩件与第二弹簧伸缩件位置交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劳士领汽车配件(沈阳)有限公司,未经劳士领汽车配件(沈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65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虹膜识别的智能吊篮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方便塑型的铝膜阻燃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