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子绕线上下料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54086.2 | 申请日: | 2021-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37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萍;刘才荣;徐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鑫匠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08 | 分类号: | H02K15/08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线上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绕线上下料系统,包括上料机构、循环传送机构、绕线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定子夹取,并放置于循环输送机构上;所述循环输送机构用于对定子进行定位并输送至绕线机构进行绕线,之后将绕线完成的定子输送至下料机构进行下料;所述绕线机构用于对定子绕线,其上设有用于放置待绕线定子的绕线定位工装;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已完成绕线的定子移动至下一工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子绕线上下料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实现自动上料和下料,且相比于常规定子自动或半自动上下料系统,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性好,可实现多台绕线机同时上料,可以满足客户生产线产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子绕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子绕线上下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定子绕线机通常采用人工上料和下料,这种方式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下、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有些企业会采用机器上下料,但现有的定子上下料装置仍然存在很大缺陷,比如存在系统稳定性差,物料输送困难等问题,占地面积大等问题,此外,目前常规上料方式只能实现单台绕线机的单独上料,无法满足客户端生产线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子绕线上下料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定子绕线上下料系统,包括上料机构、循环输送机构、绕线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定子夹取,并放置于循环输送机构上;所述循环输送机构用于对定子进行定位并输送至绕线机构进行绕线,之后将绕线完成的定子输送至下料机构进行下料,其包括循环输送线、固定在循环输送线上均匀分布的若干输送定位工装以及夹爪机构;所述夹爪机构设在所述循环输送线和绕线机构之间,其用于将所述循环输送线上待绕线的定子转移至绕线机构进行绕线,并将绕线完成后的定子再次转移至循环输送线,随循环输送线输送至下料机构;所述绕线机构用于对定子绕线,其上设有用于放置待绕线定子的绕线定位工装;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已完成绕线的定子移动至下一工位。
优选地,所述夹爪机构包括夹爪机架、连接板、夹爪组件、升降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夹爪机架固定设在所述绕线定位工装和输送定位工装之间,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夹爪机架的顶部,其与所述升降组件以及旋转组件驱动均连接,并可在所述升降组件以及旋转组件的驱动下升降或旋转,所述夹爪组件设有两组并对称设在所述连接板的旋转轴线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气缸b、齿轮齿条组件和旋转轴组件,所述气缸 b固定在所述夹爪机架上,其通过所述齿轮齿条组件与所述旋转轴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旋转轴组件转动,所述旋转轴组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安装板、若干夹爪和定位柱,所述安装板设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其与所述连接板通过等高螺丝和球头柱塞连接,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滚动钢珠,使所述安装板可相对于所述连接板在X/Y 平面内转,所述夹爪固定在所述安装板底部,用于夹取定子,所述定位柱固定在所述安装板底部,用于夹爪夹取定子时辅助定位。
优选地,所述输送定位工装包括固定板、左右滑动组件、柔性调节块和定位部,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循环输送线上,所述左右滑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柔性调节块固定在所述左右滑动组件的滑块上,且其两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定位部固定在所述柔性调节块上,且所述输送定位工装上具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循环输送机构还设有二次定位机构,其包括气缸a和定位板,所述气缸a固定在所述循环输送机构的机架上,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气缸a驱动连接,并在气缸a的作用下前后运动以在所述夹爪机构转移定子时抵住所述柔性调节块或在转移完成后与所述柔性调节块分离。
优选地,所述绕线机构设有两台或两台以上,设有两台以上时,其分布在所述循环输送机构的两侧,且所述夹爪机构与输送定位工装的数目与所述绕线机构的数目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循环输送线上设有用于检测定子在输送定位工装的位置是否正确的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鑫匠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鑫匠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4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启自动报警门窗
- 下一篇:磁浮交通列车及磁浮交通的车载超导磁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