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料运输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99442.5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02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四龙;昝学彦;李飞军;蒋干胜;徐波;邓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58 | 分类号: | B65G47/58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黄炫畯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运输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运输机器人包括底板、机体、运输装置、配重组件、运输驱动单元和电源,在水平方向上,物料运输机器人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机体和配重组件设置在第一侧,运输装置设置在第二侧;配重组件支撑在底板上且位于机体内;配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配重物叠合体,机体内,在两个配重物叠合体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运输驱动单元和/或电源设置在安装空间中。配重物叠合体设置在机体内相对两侧靠近边缘处,此设置使机体内结构更紧凑而缩小体积,且不影响安装空间的正常使用,两个配重物叠合体相对设置能保证两侧的受力平衡外还能从相对两侧对位于安装空间的运输驱动单元和电路等进行阻挡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运输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侧叉式物料运输机器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机体和运输装置以及设置在底座下的行走装置,机体内设置有电源、运输驱动单元以及控制电路等,运输装置包括升降能力和水平伸缩功能的载台,运输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升降机构运行,运输驱动单元可以是电机或油缸。
在水平方向上,用于承载的运输装置和机体分别设置在相对两侧,由于运输装置需要负重,为保证负重状态下机器人的重心稳定,机器人在机体所在一侧设置有配重组件,配重组件一般由多块配重块沿高度方向堆叠而成。
现有的该种物料运输机器人存在的问题是,配重组件外露于机体设置,虽便于调整,但影响外观和使机器人的体积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且能加强对内部阻挡保护效果的物料运输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运输机器人包括底板、机体、运输装置、配重组件、运输驱动单元和电源,在水平方向上,物料运输机器人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机体和配重组件设置在第一侧,运输装置设置在第二侧;配重组件支撑在底板上且位于机体内;配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配重物叠合体,机体内,在两个配重物叠合体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运输驱动单元和/或电源设置在安装空间中。
由上述方案可见,将配重物叠合体设置在机体内能免除机器人第一侧机体以外的占用空间而缩小体积;进一步地,配重物叠合体设置在机体内相对两侧靠近边缘处,此设置使机体内结构更紧凑,且不影响安装空间的正常使用,两个配重物叠合体相对设置能保证两侧的受力平衡外,两个配重物叠合体还能从相对两侧对位于安装空间的运输驱动单元和电路等进行进一步的阻挡保护。
进一步的方案是,机体内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位于安装空间中,安装空间包括形成于支撑座下方的空间下部和位于支撑座上方的空间上部;在配重物叠合体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下叠合段和上叠合段,在高度方向的投影上,下叠合段的面积大于上叠合段的面积;上叠合段分别位于支撑座的两侧,至少一个下叠合段的一部分位于支撑座的正下方。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运输驱动单元和电源的其中一个位于空间下部,运输驱动单元和电源的另一个位于空间上部并设置在支撑座上。
由上可见,支撑座的设置使电源与运输驱动单元之间实现立体布置;在此前提下,面积更大、更重的下叠合段设置在下方,且下叠合段的一部分伸入到支撑座的正下方以利于安装完运输驱动单元后多余的空间,从而使机体的内部结构更紧凑。
进一步的方案是,下叠合段包括沿水平方向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叠合局部,两个叠合局部之间形成连通至机体外部与空间下部之间的第一连通口。
由上可见,由于配重物以高度方向层叠方式布置,因此,可以在下叠合段上设置沿水平方向有间隔布置的两个叠合局部,二者之间能形成用于与外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口,第一连通口可作为电源的充电模块的设置口或者扬声器的设置位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下叠合段在背向空间下部的一侧形成避让凹槽,避让凹槽与第一连通口连通;物料运输机器人还包括充电模块,充电模块与电源电连接,充电模块设置在避让凹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994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