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渗透检测的机器人多功能末端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87654.1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46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洲;李彰;朱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5/0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东斌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检测 机器人 多功能 末端 工具 | ||
1.一种渗透检测的机器人多功能末端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包括按压及电机组件(1)、夹持及剪切组件(2)、快换接头组件(3)以及喷瓶及夹紧块组件(4),其中,所述按压及电机组件(1)与所述夹持及剪切组件(2)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及电机组件(1)通过传动轴(110),驱动所述夹持及剪切组件(2)对所述喷瓶及夹紧块组件(4)进行夹持;所述按压及电机组件(1)一端设有按压块组件(103),通过所述按压块组件(103)对喷瓶及夹紧块组件(4)中的喷瓶进行按压动作;所述快换接头组件(3)与按压及电机组件(1)相连接,所述快换接头组件(3)能够快速与现有工业机械臂连接和卸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检测的机器人多功能末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及电机组件(1)包括按压电机组件(101)、壳体(102)以及按压组件盒(105),在所述壳体(102)的一端安装有按压块组件(103),形成所述按压组件盒(105)空腔;在所述壳体(102)中设有所述按压电机组件(101),使所述按压电机组件(101)的输出端与所述按压块组件(103)中的驱动齿轮相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按压块组件(103)中的齿条、直线滑轨及按压头相连接,利用所述按压电机组件(101)驱动所述按压头实现向下按压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检测的机器人多功能末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及电机组件(1)包括夹持电机组件(104)、壳体(102)以及同步带轮组件(108),其中,在所述壳体(102)中设有夹持电机组件(104),所述夹持电机组件(104)输出端与设置于壳体(102)中的所述同步带轮组件(108)的主动同步带轮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组件(108)中的从动同步带轮通过传动轴(110)与所述夹持及剪切组件(2)中的输入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渗透检测的机器人多功能末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2)上设有同步带张紧组件(109),所述同步带张紧组件中的惰轮固定在螺母结构的安装座上,通过丝杆结构的调节杆,可带动所述螺母轴向运行,实现对同步带的张紧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渗透检测的机器人多功能末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为内六角螺钉结构,并安装在所述壳体(102)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检测的机器人多功能末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及剪切组件(2)包括夹持装置壳体(201)、蜗轮蜗杆组件(202)、主动杆(203)以及从动杆(204),其中,所述蜗轮蜗杆组件(202)安装在所述夹持装置壳体(201)内,并通过D形孔与传动轴(110)匹配连接;所述主动杆(203)一端通过支持销钉(206)与夹持手指(205)端部相连接,所述夹持手指(205)端部还通过从动杆(204)与所述夹持装置壳体(201)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杆(203)另一端与蜗轮蜗杆组件(202)相连接,通过蜗轮蜗杆组件(202)驱动主动杆(203)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检测的机器人多功能末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及剪切组件(2)包括夹持装置壳体(201)、蜗轮蜗杆组件(202)、掌形块(207)以及剪切组件(208),其中,所述蜗轮蜗杆组件(202)安装在所述夹持装置壳体(201)内,并通过D形孔与传动轴(110)匹配连接;两个所述掌形块(207)前端连接剪切组件(208),所述掌形块(207)后端与蜗轮蜗杆组件(202)连接,通过掌形块(207)的运动,带动剪切组件(208)实现剪切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检测的机器人多功能末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接头组件(3)包括快换工具(301)和安装块(302),其中,所述安装块(302)与按压及电机组件(1)中壳体(102)的侧壁固定连接,与所述安装块(302)相连接的快换工具(301)与洗件油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快速匹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876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