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卸汽车底板纵梁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86626.8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2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覃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飞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底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板纵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卸汽车底板纵梁,包括汽车底板纵梁本体和外撞击面双层纵梁,所述汽车底板纵梁本体内侧固定设有外撞击面双层纵梁,所述外撞击面双层纵梁上下两端固定设有可脱离式缓冲焊接挡块,所述汽车底板纵梁本体一侧表面固定设有制动液压筒,当撞击发生时,外撞击面双层纵梁两侧的可脱离式缓冲焊接挡块首先会断裂,使外撞击面双层纵梁向汽车底板纵梁本体内侧移动,先进行一次减震,通过制动液压杆挤压制动液压筒对车辆刹车卡钳进行制动,同时外撞击面双层纵梁与汽车底板纵梁本体堆叠后强度更高,吸能更高不易变形,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纵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卸汽车底板纵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体承受巨大的撞击力,导致车体受损危及乘客人身安全。而汽车的可压溃区域的大小对整车安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可压溃区域能够吸收撞击力,使驾驶室的形变降低,减少对乘客的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现有汽车底板纵梁在汽车相碰时,能够实现冲相撞时产生的撞击力,从而可使相撞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现有的汽车底板纵梁一般由两块凹形板焊接组成,强度低,且不能够在撞击后同时进行制动,安全性不足,因此需要一种自卸汽车底板纵梁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卸汽车底板纵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卸汽车底板纵梁,包括汽车底板纵梁本体和外撞击面双层纵梁,所述汽车底板纵梁本体内侧固定设有外撞击面双层纵梁,所述外撞击面双层纵梁上下两端固定设有可脱离式缓冲焊接挡块,所述汽车底板纵梁本体一侧表面固定设有制动液压筒,所述制动液压筒内部滑动设有制动液压杆,所述制动液压杆一端固定设有贴合固定橡胶片,且贴合固定橡胶片与外撞击面双层纵梁内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汽车底板纵梁本体呈凹形设置,外撞击面双层纵梁与汽车底板纵梁本体内侧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外撞击面双层纵梁呈D形设置,外撞击面双层纵梁与汽车底板纵梁本体均与可脱离式缓冲焊接挡块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制动液压筒与车辆刹车卡钳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汽车底板纵梁本体呈凹形设置,外撞击面双层纵梁呈D形设置,外撞击面双层纵梁与汽车底板纵梁本体结合能够保证纵向的强度,弥补了现有的纵梁中间部分一般为中空,纵向强度不足的缺点,同时外撞击面双层纵梁呈D形设置,撞击时更不易变形,强度更高,当撞击发生时,外撞击面双层纵梁两侧的可脱离式缓冲焊接挡块首先会断裂,使外撞击面双层纵梁向汽车底板纵梁本体内侧移动,先进行一次减震,通过制动液压杆挤压制动液压筒对车辆刹车卡钳进行制动,同时外撞击面双层纵梁与汽车底板纵梁本体堆叠后强度更高,吸能更高不易变形,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脱离式缓冲焊接挡块;2、汽车底板纵梁本体;3、制动液压杆;4、制动液压筒;5、外撞击面双层纵梁;6、贴合固定橡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飞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飞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86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地面消防装置的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平衡立方体机器人检测用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