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管内无损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93854.0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6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赵成;周永祥;王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宇(武汉)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4 | 分类号: | G01N21/954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7 | 代理人: | 徐杨松;高源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无损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内无损检测系统,包括:管内行走机构、激光检测装置、超声信号接收器、图像采集模块和信号处理端,激光检测装置、超声信号接收器和图像采集模块均设置在管内行走机构上,激光检测装置、超声信号接收器、图像采集模块和管内行走机构分别与信号处理端电连接;管内行走机构包括前端行走机构、后端行走机构以及分别与前端行走机构和后端行走机构连接的软体结构。效果为:采用特定结构的管内行走机构,使得整个系统可在直管弯管等综合性管道内部任意检测,提高了在管道领域应用的广泛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无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管内无损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管线接口焊接位置及管体本身进行无损检测时,由于管体表面包覆着保温层,或管体埋于地下、支撑至高空、管道线路排布复杂等,使针对管道内部检测造成了障碍。
而传统的管道内部检测系统,受机械设计本身的限制并不能在弯管内很好的灵活运动,只能在直管道部分实施检测,为此导致在排布复杂的管道检测能力有限制,而大多数管道,焊接位由于长期的放置,锈蚀、震动导致焊接处出现裂纹破损等情况,在弯头处,如液体气体输送管道,在弯头处冲刷严重,导致材料减薄,损伤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弯管内无损检测系统,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弯管内无损检测系统,包括:
管内行走机构、激光检测装置、超声信号接收器、图像采集模块和信号处理端,激光检测装置、超声信号接收器和图像采集模块均设置在管内行走机构上,激光检测装置、超声信号接收器、图像采集模块和管内行走机构分别与信号处理端电连接;管内行走机构包括前端行走机构、后端行走机构以及分别与前端行走机构和后端行走机构连接的软体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前端行走机构包括:机体、伸缩机构和电动万向轮,机体上环绕设置多个伸缩机构,每个伸缩机构上均设置电动万向轮;伸缩机构和电动万向轮分别与信号处理端电连接。
进一步,伸缩机构为电动伸缩杆。
进一步,后端行走机构的结构与前端行走机构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激光检测装置包括:旋转轴、驱动机构和柱面镜,驱动机构设置在管内行走机构上,旋转轴与驱动机构相连,柱面镜设置在旋转轴上,激光器的出射端与柱面镜相连;驱动机构和激光器分别与信号处理端电连接。
进一步,激光检测装置还包括:反射镜,反射镜设置在旋转轴上,并位于激光器的出射端与柱面镜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与信号处理端电连接。
进一步,超声信号接收器为超声波导波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特定结构的管内行走机构,使得整个系统可在直管弯管等综合性管道内部任意检测,提高了在管道领域应用的广泛性;
2)采用非接触式激光激励与接收的检测方式,检测更加精准,此外,可以实现360°全检;
3)入射进柱面镜的点光源变成线光源,使得激光激励使宽幅更大,间接提升了检测效率,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所述弯管内无损检测系统的电路图;
图2为实用新型所述弯管内无损检测系统的光路图;
图3为实用新型所述管内行走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实用新型所述前端行走机构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宇(武汉)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宝宇(武汉)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93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材用双边车铣机床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动生产线的电气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