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铝合金温热成形自动化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71772.6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2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扬;李向荣;金飞;左光旭;刘杰;张常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朗贤轻量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6;B21D43/10;C21D9/00;C22F1/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邱晓琳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铝合金 温热 成形 自动化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空铝合金温热成形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固溶处理炉、转运装置、热压压机、冲压模具和时效处理炉,固溶处理炉的出料端通过转运装置将经过加热的板料传输至热压压机内,热压压机靠近固溶处理炉的一侧通过机械手横梁安装有机械手,机械手在固溶处理炉、转运装置、热压压机和时效处理炉之间来回运动,并将板料输送至冲压模具的模具型腔内;转运装置包括移送板料的转运架、端拾器和安装在端拾器上的保温壳。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保温功能的转运装置,解决了铝合金转运过程中温度骤降的问题,实现了铝合金的温热成形,相比热成形和W成形生产线,省去了铝合金的时效处理工序,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大型航空构件的铝合金热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航空铝合金温热冲压成形的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航空技术的逐渐成熟,发动机唇口等大型、薄壁航空结构件的国产化势在必行。然而,由于航空铝合金强度高、弹性模量小,采用室温成形,材料的塑性较低,难以实现复杂构件成形。近年来,人们提出温成形,将材料加热到200-300℃,提高材料的位错迁移能力,降低材料的变形抗力,最终实现复杂构件成形。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板料降温不均匀,产生的热应力和回弹大,造成铝合金温热成形在工业上并未实现。
已公开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105834268A,专利名称:铝合金板材热冲压成型生产线,申请日:20160328,采用带有滚动式机构的箱式炉对板料两面直接进行喷火加热,加热炉结构较为复杂,且板料加热温度不均匀,难以在工业上批量化生产。此外,对于大型航空构件,本材料无法在工业上真正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空铝合金温热成形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固溶处理炉7、转运装置、热压压机8、冲压模具9和时效处理炉,所述固溶处理炉7的出料端通过转运装置将经过加热的板料传输至热压压机8内,所述热压压机8靠近固溶处理炉7的一侧通过机械手横梁5安装有机械手10,所述机械手10在固溶处理炉7、转运装置、热压压机8和时效处理炉之间来回运动,并将板料输送至冲压模具9的模具型腔内;
所述转运装置包括移送板料的转运架11、端拾器和安装在端拾器上的保温壳13,所述端拾器包括连接板6、纵梁4、铝管2、夹钳1,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安装在机械手10上,底部固定在一对平行的纵梁4上,所述铝管2垂直且穿设于纵梁4并通过铝管固定座3固定,所述铝管2的两端还安装有夹设板材的夹钳1。
优选的,铝管2设置有两种,长铝杆和短铝杆,通过安装在长铝杆两端的夹钳1夹设板材的外周圈,通过安装在短铝杆两端的夹钳1夹设板材的内周圈。
优选的,长铝杆等间距设置有三个,短铝杆等间距设置有两个,长铝杆和短铝杆间隔设置。
优选的,保温壳13安装在纵梁4和横梁5的底部,且内部通过多个圆棒固定,所述保温壳13温度控制在200-300摄氏度,保温壳13内侧涂有热障涂层,并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进行多点测温。
优选的,冲压模具9内设置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下模12内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穿设过下模12且分别通过水阀控制进出水的量。
优选的,固溶处理炉7采用辊式加热炉或箱式加热炉,且装有循环风机,升温速率为25-200℃/min,最高加热温度为400-700℃。
优选的,端拾器采用铝镁合金或碳纤维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具有保温功能的转运装置,解决了铝合金转运过程中温度骤降的问题,实现了铝合金的温热成形,相比热成形和W成形生产线,省去了铝合金的时效处理工序,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其中保温壳、时效处理炉与固溶处理炉结构一致并未画出;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端拾器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朗贤轻量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朗贤轻量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71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滤网的减速机基座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相抽提综合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