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01702.3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1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罗张祥;黄波;李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唐述灿 |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蒸发 排放 控制系统 车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及车辆,属于车辆蒸发排放领域。该系统包括燃油箱、发动机、吸附罐和吸附件;吸附罐具有流入口和流出口,燃油箱通过流入口与吸附罐的内部连通,发动机通过流出口与吸附罐的内部连通;吸附罐还具有进气管路,吸附罐的内部通过进气管路与大气连通,吸附件设置在进气管路上;吸附罐的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附材料;吸附件内填充有第二吸附材料。该系统通过设置第一吸附件,进一步降低了车辆燃油蒸发的外排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蒸发排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是车辆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收集和储存油箱产生的燃油蒸气,并送入发动机的气缸内燃烧。
相关技术中,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燃油箱内产生的燃油蒸气通过燃油管进入炭罐,炭罐中的活性炭会吸附并暂时储存燃油蒸气;当发动机工作时,在发动机提供的负压的作用下,空气可以从炭罐通大气的进口端进入到炭罐中,携带吸附在活性炭中的燃油蒸气进入到发动机的气缸内燃烧。
然而,由于炭罐的进口端与大气连通且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有限,部分燃油蒸气仍会从炭罐通大气的进口端排出到大气中,导致大气环境的污染,因而有必要探究如何进一步降低车辆燃油蒸发的外排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及车辆,可以进一步降低车辆燃油蒸发的外排量。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燃油箱、发动机、吸附罐和吸附件;
所述吸附罐具有流入口和流出口,所述燃油箱通过所述流入口与所述吸附罐的内部连通,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流出口与所述吸附罐的内部连通;
所述吸附罐还具有进气管路,所述吸附罐的内部通过所述进气管路与大气连通,所述吸附件设置在所述进气管路上;
所述吸附罐的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附材料,所述吸附件内填充有第二吸附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件的容积为90cm3~300cm3;
所述吸附件为圆柱体型结构,所述圆柱体型结构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进气管路相连,所述圆柱体型结构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气管路的横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泵体和输油管;
所述泵体位于所述燃油箱内;
所述输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泵体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相连并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油管的管壁包括沿远离所述输油管的轴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和聚十二内酰胺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连通管;
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燃油箱连接并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流入口进入到所述吸附罐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连通管;
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流出口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并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阀门;
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管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加油软管,所述加油软管设置在所述燃油箱上,并与所述燃油箱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01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雾化器、主机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根茎类药材捡拾收获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