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总成、电池包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70356.7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9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刘崇威;周章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17;H01M50/244;H01M50/24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总成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总成、电池包和车辆,其中,所述电池模组总成包括电芯、端板、液冷板,所述端板和所述液冷板相互连接形成容纳所述电芯的容纳空间,所述液冷板位于所述电池模组总成的两侧边并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与冷却液管路连通,以形成冷却液流道,因此,增加了每个电芯与液冷通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在电池的快速散热,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总成、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及普及,新能源车的痛点也不断因新技术的应用而慢慢得到解决。其中新能源车的充电时间长一直是用户高度关注且需亟待解决的痛点。要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电池具备高倍率的快充能力及合适的温度。目前电池的快充倍能力要达到2C甚至4C的快充倍率,当电池进行如此大倍率充电时,其发热率会成倍的增加,对液冷系统的冷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主流电芯液冷方案为在电芯下设置液冷板进行冷却,即液冷板对电芯的下表面进行单面冷却。而当电芯2C甚至4C的倍率的充电时,电芯的发热量会大大增加,电芯的单面冷却很难满足电芯的冷却需求,电芯温度过高会增加电池包充电过程中的热失控风险,同时在高温下持续充电也会影响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模组总成、电池包和车辆,该电池模组两侧壁设置有冷却通道,可实现模组内每个电芯的底面和至少一侧面与液冷通道接触,可改善散热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模组总成,所述电池模组总成包括电芯、端板、液冷板,所述端板和所述液冷板相互连接形成容纳所述电芯的容纳空间,所述液冷板位于所述电芯的两侧边并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与冷却液管路连通,以形成冷却液流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板包括液冷板主体和位于所述液冷板主体两侧的堵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板的液冷板主体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置有中间筋,所述中间筋使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液冷板主体的冷却液流向所述出水口的路径不为最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板的液冷板主体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置中间筋,所述中间筋在远离所述开口侧与所述堵头设置有第一间隙,在靠近所述开口侧延伸至所述堵头并与所述堵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板主体内部还设置有流道筋,所述流道筋在远离所述开口侧与所述堵头设置有第一间隙,在靠近所述开口侧与所述堵头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流道筋设置于所述中间筋的上方和/或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板的底部设有翻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电芯设置有多列情况下,相邻两列电芯之间设有中间隔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隔板包括底托和隔离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总成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总成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总成增加了每个电芯与液冷通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在电池的快速散热,提高热管理性能,通过设置中间筋和流道筋可以优化冷却液在液冷板主体内的流动路径,使不同电芯均受到更优的散热,提高电池均衡效果,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液冷板总成同时起到散热和支撑保护电芯的作用,简化了电池模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703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