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套圈退火用可调式送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23123.1 | 申请日: | 202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7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朋;李昕南;易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市凯迎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40 | 分类号: | C21D9/40;C21D1/26;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31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退火 调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退火用可调式送料装置,属于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退火箱,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输组件,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方与后方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两个支撑座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该轴承套圈退火用可调式送料装置,通过设置传输组件、液压杆、夹板、滑槽、第二弹簧、凸块、丝杆和丝杆螺母,使本装置能够自动将轴承套圈夹起并向右输送至退火箱内进行退火处理,且退火完成后能够完成自动下料,整个退火过程完成自动化,不仅避免了人工操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能够避免大量人力和时间的投入,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套圈退火用可调式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属于标准件,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生产批量巨大。传统的轴承套圈制作基本流程需要经过以下工序:轴承组成的主要零件套圈毛坯的原材料下料—加热—锻造—冷却—加热—冷却—喷砂。套圈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锻件硬度,易于后续车削加工,为第二次的加热、冷却做准备。传统工艺流程使用电加热退火炉或天然气加热退火炉。传统的退火装置需要人工夹持烧热的轴承套圈伸入冷却液内进行冷却,此种退火方式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导致工作效率的严重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套圈退火用可调式送料装置,解决了传统的退火装置需要人工夹持烧热的轴承套圈伸入冷却液内进行冷却,此种退火方式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导致工作效率的严重降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退火用可调式送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退火箱,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输组件,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方与后方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两个支撑座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位于右侧侧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两个侧板的相对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载板,所述载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对应凹槽内壁的上表面,所述载板的正面与背面均通过细杆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载板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两个滑杆均滑动连接在载板内,所述推板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滑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位于前方第二弹簧背面的一端与位于前方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位于后方第二弹簧正面的一端与位于后方滑块的背面固定连接,位于左侧传输组件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槽口,位于左侧传输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位于右侧传输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两个支撑座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滚轮滑动连接在对应导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退火箱内设置有冷却液,位于后方支撑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风机,所述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隔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为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液压杆的底端设置有补强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风机位于右侧传输组件的上方,两个风机的正面卡接有一个防护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板的底端和凸块的上表面均设置为倾斜状,所述滑槽的截面设置为T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向槽设置为凹字形,所述导向槽内壁的转折处均设置为圆弧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市凯迎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市凯迎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23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