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驱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05363.9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1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姗姗;姚胜;王梅;石雅清;杨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4;B60K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驱桥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驱桥及车辆,涉及车桥技术领域。该电驱桥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行星减速器、第二电机、第二行星减速器及反向传动机构。第一电机与第一行星减速器的第一太阳轮连接,且通过第一行星减速器的第一行星架输出扭矩。第二电机与第二行星减速器的第二太阳轮连接,且通过第二行星减速器的第二行星架输出扭矩。第一行星减速器的第一齿圈与第二行星减速器的第二齿圈平行设置。反向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第一齿圈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传动件的一端外啮合,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齿圈传动连接,以反向传动连接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该电驱桥及车辆均具有成本较低,且可靠性较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驱桥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桥作为承受汽车的载荷,并维持汽车在道路上的正常行驶的关键机构,其动力稳定输出至关重要,现有的多电机电驱桥一般采用电子控制的方式控制电机的动力输出,其成本较高,可靠性较差。
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驱桥及车辆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驱桥及车辆,其均具有成本较低,且可靠性较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驱桥,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行星减速器、第二电机、第二行星减速器及反向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的第一太阳轮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的第一行星架输出扭矩;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的第二太阳轮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的第二行星架输出扭矩;
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的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的第二齿圈平行设置;所述反向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圈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外啮合,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圈传动连接,以反向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均为圆柱齿轮,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圈外啮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外啮合,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圈外啮合。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向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传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传动件,多个所述第一传动件与多个所述第二传动件一一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件沿所述第一齿圈的外周分布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传动件沿所述第一齿圈的外周均匀分布。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向传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稳定齿轮,所述第一稳定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件沿所述第一齿圈的外周均匀分布。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向传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稳定齿轮,所述第二稳定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件沿所述第二齿圈的外周均匀分布。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杆及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杆及第四传动齿轮;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圈外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外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外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5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硫化机快速上料模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检测维修的水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