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金属材料自动对中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92989.0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55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思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1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5114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材料 自动 焊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材料自动对中焊接装置,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设有用于长棒料的支撑和移动的长棒料辅助移动支撑组件,所述底座的右侧设有用于短棒料的支撑和移动的短棒料移动支撑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长棒料旋转驱动组件,所述长棒料旋转驱动组件位于长棒料辅助移动支撑组件和短棒料移动支撑组件之间;所述底座的侧边设有电控柜,所述长棒料辅助移动支撑组件、短棒料移动支撑组件和长棒料旋转驱动组件分别与电控柜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简单,能够满足同轴度、直线度的要求,操作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材料自动对中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熔炼与金属焊接领域,不同直径的棒材真空自耗熔炼,是指自耗电极和辅助电极。熔炼时,需要将自耗电极和辅助电极对焊在一起之后完成熔炼,其中对焊工作一般在炉外完成。
为了在熔炼过程中不起偏弧,需要保证自耗电极和辅助电极对焊后具有较高的同轴度和直线度;在人工对焊过程时,由于主要依靠人眼观测,对焊接工程师的技艺要求比较高,而且焊后存在自耗电极和辅助电极同轴度、直线度不满足要求而返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金属材料自动对中焊接装置,使用简单,能够满足同轴度、直线度的要求。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自动对中焊接装置,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设有用于长棒料的支撑和移动的长棒料辅助移动支撑组件,所述底座的右侧设有用于短棒料的支撑和移动的短棒料移动支撑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长棒料旋转驱动组件,所述长棒料旋转驱动组件位于长棒料辅助移动支撑组件和短棒料移动支撑组件之间;所述底座的侧边设有电控柜,所述长棒料辅助移动支撑组件、短棒料移动支撑组件和长棒料旋转驱动组件分别与电控柜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长棒料辅助移动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于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底部连接有移动脚轮,所述移动脚轮与设于底座上的第一导轨相配合,第一支撑框架通过移动脚轮和第一导轨的配合,在底座上横向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侧边连接有通过移动驱动支架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精密减速器,所述精密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设于底座上的驱动齿条相啮合;
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顶部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支撑长棒料的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槽的表面连接有用于支撑长棒料的第一棒料固定支撑块;
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底部设有第一升降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升降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升降减速电机,第一升降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升降丝杆,所述第一升降丝杆与设于第一支撑框架上的第一升降丝杆座相配合;所述第一升降丝杆的上部通过第一丝杆螺母连接有第一升降支撑滚轮架,所述第一升降支撑滚轮架位于第一支撑框架内,所述第一升降支撑滚轮架上设有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升降支撑滚轮,两个第一升降支撑滚轮以第一支撑槽的中心线为对称轴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短棒料移动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于底座上的第二支撑框架和连接于底座上的第二移动伺服电机,所述第二移动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座连接于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右侧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连接于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移动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设于第二支撑框架底部的第二丝杆螺母相配合,所述第二丝杆螺母通过第二丝杆螺母座连接于第二支撑框架上;
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顶部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支撑短棒料的第二支撑槽,所述第二支撑槽的表面连接有用于支撑短棒料的第二棒料固定支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92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