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摩托升降运输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45253.8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4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河宝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48 | 分类号: | B60P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华冰 |
地址: | 0654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摩托 升降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摩托升降运输架,其包括主动支架、从动支架、升降筐、底托架、液压动力单元、同步马达、双向液压缸、液压管路、液压管路护罩;所述主动支架的下端和所述从动支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托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支架的上端和从动支架的上端分别于所述升降筐的侧部的上方转动连接;所述液压动力单元通过管路与所述同步马达相连,所述同步马达通过液压管路双向液压缸的第一端,所述液压动力单元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双向液压缸的第二端;所述双向液压缸两端的连接部分别转动连接至底托架和主动支架的第一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摩托升降运输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游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许多中年人也积极参与。他们一般开汽车,到一定位置下车步行旅游,但对于有些地方汽车进去不方便,步行走路又太长,最好在汽车上还附带一两轮摩托车,这就方便了。除了自驾游外,外出办事有时也有这种需要。但摩托车又不能放在车厢内部,这在所有的汽车设计上都没有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车载摩托升降运输架,其能够将地面上的摩托车自动提升至皮卡车的后斗中,节约人力的同时,满足户外游和外出办事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摩托升降运输架,其包括主动支架、从动支架、升降筐、底托架、液压动力单元、同步马达、双向液压缸、液压管路、液压管路护罩;所述主动支架的下端和所述从动支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托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支架的上端和从动支架的上端分别于所述升降筐的侧部的上方转动连接;所述液压动力单元通过管路与所述同步马达相连,所述同步马达通过液压管路双向液压缸的第一端,所述液压动力单元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双向液压缸的第二端;所述双向液压缸两端的连接部分别转动连接至底托架和主动支架的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固定至液压动力单元支架,通过液压动力单元支架对液压动力单元进行支撑。
优选地,所述液压动力单元支架固定至所述升降筐的竖梁。
优选地,在液压动力单元的上方设置液压动力单元上护罩。
优选地,所述同步马达依靠同步马达支架进行固定支撑,同步马达支架的两侧设置安装耳,通过该安装耳将同步马达支架固定至相应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双向液压缸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位于升降筐两侧。
优选地,所述主动支架的第一端包括两个转动连接部。
优选地,主动支架的第一端的第二连接部与双向液压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主动支架的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与底托架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液压管路护罩设置在升降筐的后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摩托升降运输架,其包括主动支架、从动支架、升降筐、底托架、液压动力单元、同步马达、双向液压缸、液压管路、液压管路护罩;所述主动支架的下端和所述从动支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托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支架的上端和从动支架的上端分别于所述升降筐的侧部的上方转动连接;所述液压动力单元通过管路与所述同步马达相连,所述同步马达通过液压管路双向液压缸的第一端,所述液压动力单元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双向液压缸的第二端;所述双向液压缸两端的连接部分别转动连接至底托架和主动支架的第一端。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将摩托车自动搬运至皮卡车的后斗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地面上的摩托车自动提升至皮卡车的后斗中,节约人力的同时,满足户外游和外出办事的需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摩托升降运输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河宝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香河宝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45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