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用转向轴大角度复位缓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04855.9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1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苗钟;何桂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1/20 | 分类号: | B62D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唐丽萍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动 助力 转向 器用 角度 复位 缓冲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用转向轴大角度复位缓冲机构,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转盘一,转盘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一,固定座一的上端开设有凹槽,固定座一的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一,连接轴一的圆周侧面转动套接有套管一,套管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底座一,底座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底座二,底座二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管二,套管二的侧面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二,连接轴二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座二,固定座二的下端开设有凹槽,解决了复位弹簧在转动的时候,上下两端被固定死会导致弹簧弯折受力,长久使用后容易造成弹簧受力疲劳出现变形,降低弹性,影响汽车转向时的手感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用转向轴大角度复位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车的转向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方向盘、转向管柱、转向轴以及转向器,驾驶员施加给方向盘的转动力通过转向管柱和转向轴传递给转向器,由转向器驱动车轮,最终实现转向。
如根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6374792 U提供的“一种汽车转向轴及汽车”,可以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其灵活性增加,避免发生磨损和损坏,延长汽车转向轴的使用寿命,然而其复位弹簧在转动的时候,上下两端被固定死会导致弹簧弯折受力,长久使用后容易造成弹簧受力疲劳出现变形,降低弹性,影响汽车转向时的手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用转向轴大角度复位缓冲机构,解决了复位弹簧在转动的时候,上下两端被固定死会导致弹簧弯折受力,长久使用后容易造成弹簧受力疲劳出现变形,降低弹性,影响汽车转向时的手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用转向轴大角度复位缓冲机构,包括转盘一,所述转盘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一,所述固定座一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座一的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一,所述连接轴一的圆周侧面转动套接有套管一,所述套管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底座一,所述底座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底座二,所述底座二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管二,所述套管二的侧面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二,所述连接轴二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座二,所述固定座二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座二的凹槽内壁固定连接连接轴二的两端,所述固定座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二,所述转盘二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扣。
优选的,所述转盘一的上表面中心处和转盘二的下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转盘一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上下两个安装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转盘一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所述连接块一下端开设有凹槽并在凹槽内壁贯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一,所述连接块一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二的上端开设有凹槽并在凹槽内壁贯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二的圆周侧面贯穿转动连接转动杆一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二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一和转动杆二之间夹角呈九十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圆周侧面上端贯穿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上端固定连接转盘一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位于弹簧二内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用转向轴大角度复位缓冲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04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