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采摘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6125.0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8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柴秀娟;黄博;孙坦;钟鸣;张文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威海慧耒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70 | 分类号: | A01G18/70;A01G18/8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孙小栋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采摘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采摘机器人,其解决了现有蘑菇采摘机器人自动化程度低、智能化程度低,采摘效率低,体积较大,不适合在狭小空间中工作,蘑菇输送过程效率低、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基座、行走机构、采摘执行器、切根输送装置、第一X轴安装板、第二X轴安装板、第一臂运动驱动电机、第2主动同步带轮、第2从动同步带轮、第2同步带、第1导轨组件、第2导轨组件、第一Y轴安装板、第3导轨组件、第一Y方向运动驱动电机、第3主动同步带轮、第3同步带、第3从动同步带轮、双目相机支架和双目相机,行走机构与基座连接。本实用新型广泛用于采摘蘑菇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蘑菇自动采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采摘机器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常见的蘑菇(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
目前,蘑菇栽培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工厂化菇房内需要安装升温、降温、通风换气和增湿设备等,对温湿度、通气和光照等条件可以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控制,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天天出菇,周年生产,产量高,效益好。工厂化菇房一般长20~30米、宽6~10米、高5~6米,房内可顺菇房的长度方向设置2~4列多层床架。床架多用金属结构型材制作,床宽1~1.6米,层数5~6层,层间距50~70厘米,床架最下一层和地面的距离约30厘米,最上一层距屋顶1米以上。床架之间的通道宽80~100厘米,床架和墙壁之间的通道宽40~80厘米。
蘑菇生长成熟后,通过自动采摘机器人进行自动采摘作业,节省人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227917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自动采摘机器人,其主要工作过程是,吸盘竖直向下运动至蘑菇的菌盖位置,然后吸住菌盖,再然后吸盘转动一定角度,最后吸盘竖直向上运动完成摘取;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主要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采摘的蘑菇从基座侧面的出口输出,后续收集工作比较麻烦,需要人工手动收集蘑菇,存在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技术缺陷,多层床架高5~6米也导致收集作业比较困难。
(2)蘑菇自动采摘机器人对多层床架的一层完成采摘作业后,需要对另一层作业时,需要人工手动将机器人转移到另一层上,这就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人工成本,增加了劳动强度。
(3)蘑菇自动采摘机器人的采摘效率有待提高。
(4)采摘机器人体现大,不适合在狭小空间中工作。
(5)自动化程度低、智能化程度低;
(6)机器人摘到的蘑菇掉落到转运装置的第一传送同步带608和第二传送同步带609之间的空隙中从而被输送出去,蘑菇一个一个地顺次输送,效率较低,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蘑菇采摘机器人自动化程度低、智能化程度低,采摘效率低,体积较大,不适合在狭小空间中工作,蘑菇输送过程效率低、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提供输送效率,提高采摘效率,智能化程度高的智能采摘机器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威海慧耒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威海慧耒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6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油田采出水高效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