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弹簧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5303.8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9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成;乔岩;孟祥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弹簧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弹簧及车辆,所述空气弹簧包括:弹簧体、安装板及底座;弹簧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安装板内设有第一腔体,弹簧体的第一端嵌设于第一腔体,底座内设有第二腔体,弹簧体的第二端嵌设于第二腔体;底座至少部分嵌设于第一腔体,底座嵌设于第一腔体内的部分为嵌设部,嵌设部靠近第一腔体的侧壁的一侧设有凸起的第一限位结构;底座的侧壁上设有朝外凸起的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与安装板之间形成第一间隙。通过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分别对空气弹簧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位移进行限位,简化了车辆结构,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提高了空气弹簧的限位可靠性,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提升乘客的驾乘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弹簧及车辆。
背景技术
空气弹簧应用轨道交通中车体和转向架之间,传递车辆的载荷以及扭矩等,并吸收车辆运动产生的振动,在空气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为车辆提供复原力,使得车体和转向架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不随车辆的运动而产生位移,对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现有技术中,空气弹簧的顶部与车体连接,空气弹簧的底部与转向架连接,为了保证空气弹簧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不随车辆的运动而产生位移,在空气弹簧的顶部与车体之间和空气弹簧的底部与转向架之间分别设置止挡块,限制车体和转向架在竖直方向的位移;同时,在空气弹簧的侧面设置刚度弹簧,限制车体和转向架在水平方向的位移。
发明人在研究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现,在车辆上分别设置止挡块对空气弹簧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设置刚度弹簧对空气弹簧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使得车辆结构复杂,不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并且,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刚度弹簧容易产生剪切力而断裂,限位可靠性较差,导致车辆平稳性较差,影响乘客的驾乘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空气弹簧及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包括:弹簧体、安装板及底座;
所述弹簧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安装板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弹簧体的第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底座内设有第二腔体,所述弹簧体的第二端嵌设于所述第二腔体;
所述底座至少部分嵌设于第一腔体,所述底座嵌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部分为嵌设部,所述嵌设部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的一侧设有凸起的第一限位结构;
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朝外凸起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柔性件,所述柔性件与所述嵌设部粘接。
可选地,所述柔性件包括橡胶件或者硅胶件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抵持。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板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设有第一安装件,所述底座设有第二安装件;
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簧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安装件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安装板;
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簧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件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弹簧体连通。
可选地,所述空气弹簧还包括空气压缩机;
所述空气压缩机连接于所述进气口,以向所述弹簧体提供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5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换电车辆的接头组件及换电车辆
- 下一篇:轨道梁结构及轨道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