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可快速拆装的机器人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4428.9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资;王帅;邵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陆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郭娜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空港国际***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快速 拆装 机器人 底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可快速拆装的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本体以及锂电池,所述底盘本体架设在地面上,所述锂电池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上端中部,还包括电池仓机构、充电机构、放电机构以及顶块机构,电池仓位于所述底盘本体上端中部,充电机构以及放电机构均位于所述底盘本体上端的一侧,充电机构以及放电机构对称位于电池仓机构一端的两侧,顶块机构位于充电机构与放电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电池仓机构,可以对锂电池进行快速锁紧与解锁,设有充电机构与放电机构配合,解决了充/放电接口混淆的问题,并设有顶块机构,增加了锂电池放电之前的保护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电池内部电路和机器人电路,防止发生短路或错接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可快速拆装的机器人底盘。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移动机器人底盘都是由内部机械结构和外部壳体组成,而移动机器人底盘内部都带有锂电池作为能量源,且锂电池都是隐藏在壳体之内,并且锂电池至少有两组电路与机器人内部电路连接,即放电电路和充电电路。由于锂电池作为一个移动电源,且锂电池的寿命是有限的,常用的锂电池寿命一般为500--2500个充放电周期,当电池使用次数接近其寿命值时,电池的蓄能能力将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机器人的续航能力,此时为了保证机器人的续航能力,则需要更换相同型号的新电池,而且现有移动机器人的充电方式有自动充电和手动充电两种形式,无论何种充电方式,所需要的充电时间至少需要几个小时,而且电池容量越大,充电时间也越长。因此对于需要机器人不停工作的场所,让机器人停下来充电所浪费的时间无疑是不应该的。此时最好的方法是用几分钟的时间给机器人更换一块充满电的电池,让其继续工作,而现有移动机器人的底盘为封闭式的,锂电池安装在底盘内部,当电池接近使用寿命需要更换电池时,需要专业人员将机器人底盘打开,更换新电池,此时需要将新电池的电路重新接入机器人底盘电路中,这样的机器人底盘不仅拆装电池比较麻烦,而且连接电路时也会出错,给电路安全带来巨大隐患,现有机器人底盘由于受电池容量和充电时间长限制,导致单台机器人不能连续工作,而且还不能快速更换充满电的电池,使机器人的使用效率降低,并且在更换电池时,容易把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混淆,导致电池电路或整个机器人电路损坏,电池在放电使用时没有管控电池放电输出的步骤,给整个底盘电路带来很大风险,现有电池上的控制按钮为自锁式按钮,即按下即接通,再次按下即断开,无法防止在充电接口错接时出现短路现象。
申请号为:201822014375.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及其电池和电池更换机构。电池更换机构包括电池仓、滑槽、定位件和电池固定件。电池仓内设有承载电池的底盘。滑槽设置在底盘上,且从电池仓的敞口沿底盘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底盘的尾部。定位件位于滑槽的远离敞口的一端上。电池固定件位于滑槽的靠近敞口的一端上。然而该种移动机器人及其电池和电池更换机构需要将机器人大面积拆装才可对锂电池进行更换,工作效率较低,无法解决充/放电接口混淆的问题,容易导致电池电路或整个机器人电路损坏,不具有锂电池放电之前的保护措施,电路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可快速拆装的机器人底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可快速拆装的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本体以及锂电池,所述底盘本体架设在地面上,所述锂电池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上端中部,所述锂电池的一端设有控制按钮,所述锂电池设有控制按钮的一端两侧对称设有充电接口与放电接口,还包括用于对所述锂电池进行锁紧与解锁的电池仓机构、用于与所述锂电池内充电电路连接的充电机构、用于与所述锂电池内放电电路连接的放电机构以及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锂电池的顶块机构,电池仓对应所述锂电池位于所述底盘本体上端中部,充电机构以及放电机构均位于所述底盘本体上端的一侧,充电机构以及放电机构对称位于电池仓机构一端的两侧,顶块机构位于充电机构与放电机构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陆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莱陆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4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显示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 下一篇:支撑件及容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