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车玻璃丝印工艺的转运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56620.7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0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吕恒波;张兆国;何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胜明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B65G47/91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刘彬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车 玻璃 丝印 工艺 转运 机械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机车玻璃丝印工艺的转运机械手,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铰接有横梁,立柱的下端设有底盘;所述横梁的一端与立柱之间设有气缸,横梁的另一端下方铰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下方设有吸盘装置;所述吸盘装置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四端对称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支板通过调节螺母安装于第一支板的下方,且调节螺母内嵌于第一滑槽之中;所述第二支板的四端对称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吸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同时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转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车玻璃丝印工艺的转运机械手。
背景技术
在机车玻璃制造工艺过程中,当对机车玻璃完成丝印工艺步骤后,需要将玻璃转移至下个流程,传统的操作方法都是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将其搬运至传送滚筒上,虽然两个流程间隔的距离较小,但是在长期单调的工作强度下,操作人员极易出现腰肌劳损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还在搬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车玻璃丝印工艺的转运机械手,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同时适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车玻璃丝印工艺的转运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铰接有横梁,立柱的下端设有底盘;所述横梁的一端与立柱之间设有气缸,横梁的另一端下方铰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下方设有吸盘装置;所述吸盘装置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四端对称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支板通过调节螺母安装于第一支板的下方,且调节螺母内嵌于第一滑槽之中;所述第二支板的四端对称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吸盘。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和第一支板之间设有旋转座。
作为优化,所述立柱的下端和底盘之间设有旋转底座。
作为优化,所述立柱上设有手推轮。
作为优化,所述底盘的外周处均布有若干的螺栓孔。
作为优化,所述吸盘上第二滑槽的上下端均设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与吸盘的外壁螺纹相接。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支板上设有把手。
作为优化,所述把手设有个并对称分布于连接轴的两侧。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的夹角为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气缸控制吸盘装置的高度,同时配合立柱的旋转实现圆周范围内的运移;吸盘装置上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上均开设有滑槽,用于匹配不同大小型号的玻璃尺寸,保证运移状态时的稳定性;设备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方便使用,成本造价低,适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立柱1、底盘2、横梁3、气缸4、连接轴5、吸盘装置6、第一支板7、旋转座8、第二支板9、第一滑槽10、第二滑槽11、吸盘12、限位螺母13、调节螺母14、把手15、旋转底座16、手推轮17、螺栓孔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胜明玻璃有限公司,未经东营胜明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6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钣金冲压产品CNC加工治具
- 下一篇:一种公路水稳基层铺设用的施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