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置发动机动力输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53139.2 | 申请日: | 202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49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洪;黄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王动力发动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61/06 | 分类号: | F02B61/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赵群伟 |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 机动力 输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置发动机动力输出结构,包括安装轴和通过若干同轴间隔分布的环状件组成的变速鼓,环形件内壁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同轴开设通孔,并通过通孔同轴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固定安装于安装轴,相邻两个固定套的相对侧面贴合,相邻两个环形件的相对侧面设置相互平行弧面并通过间隔设置的弧面形成用于拔叉插入的变挡环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空变速鼓重量仍旧较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产生了减少变速鼓重量和提高变速鼓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置发动机动力输出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发动机通过变速鼓的旋转带动拔叉在其变速鼓的变挡形线内上下移动从而波动主副轴齿轮以达到变挡的目的,进而实现发动机动力的输出。
现有的变速鼓通常为一体结构,变挡形线环绕于变速鼓的周面,通常设置有三个变挡形线。为减轻变速鼓的重量,通常会将变速鼓设置为中空结构,通过模具浇筑成型,再将内管固定连接在成型件内,形成如图3所示的中空变速鼓,由于变速鼓对于壁厚有要求,因此其重量还是较大,且通过两侧壁进行固定,变速鼓的稳定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置发动机动力输出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空变速鼓重量仍旧较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中置发动机动力输出结构,包括安装轴和通过若干同轴间隔分布的环状件组成的变速鼓,环形件内壁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同轴开设通孔,并通过通孔同轴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固定安装于安装轴,相邻两个固定套的相对侧面贴合,相邻两个环形件的相对侧面设置相互平行弧面并通过间隔设置的弧面形成用于拔叉插入的变挡环线。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两端面均设置成齿形面。
优选的,仅有位于两端的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在安装轴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若干环形件组成变速鼓,相邻的环形件的相对侧面设置平行的弧面,相邻的环形件间隔设置形成变挡环线,进而供拔叉插入,通过转动安装杆,固定套和连接环带动变速鼓转动,实现插入相邻环形件间隙中的拔叉的推动,进而实现发动机的变挡;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变速鼓的材料,减少了变速鼓的重量,通过分别固定环形件,提高了变速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中空变速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安装轴;2、固定套;3、变速鼓;4、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为减少变速鼓3制造用材料和提高变速鼓3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中置发动机动力输出结构,包括安装轴1和通过若干同轴间隔分布的环状件组成的变速鼓3,环形件内壁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环4,连接环4同轴开设通孔,并通过通孔同轴固定连接有固定套2,固定套2固定安装于安装轴1,相邻两个固定套2的相对侧面贴合,相邻两个环形件的相对侧面设置相互平行弧面并通过间隔设置的弧面形成用于拔叉插入的变挡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王动力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王动力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3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水型汽车脚垫
- 下一篇:一种改善成型后warpage的治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