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辣椒酱腌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90979.9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1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游龙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隆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P30/00;B01F27/921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中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9 | 代理人: | 聂文文 |
地址: | 55189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辣椒酱 腌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辣椒酱腌制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中心为腌制腔,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安装出料阀;在罐体的顶部中心向下垂直悬挂安装有与电机连接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具备向上倾斜的螺旋桨叶,且螺旋桨叶向上旋进;腌制腔周壁外均匀竖直设置若干的连通流道,腌制腔上至少在与连通流道重叠的部分开设有若干的滤孔或者采用滤网。本实用新型在每腌制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利用搅拌轴将底部中心的固态物料循环上提与上层的液态调味剂混合,静置腌制过程中,上层的液态调节剂等会渗透入连通流道内,然后通过其包覆底层固态物料的外周不同深度并向内渗透,这样可以增加辣椒酱的腌制效果,使产品更具风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辣椒深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辣椒酱腌制装置。
背景技术
辣椒酱由打碎的辣酱及其配料腌制而成,其腌制的介质常见的为水或油,在腌制的过程中固态物会逐渐向下沉淀至底部,液态的调味剂浮于表面,这样就让底部的固态物难以与调节剂充分接触,影响腌制的效果,最终影响产品的风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辣椒酱腌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辣椒酱腌制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中心为腌制腔,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安装出料阀;在罐体的顶部中心向下垂直悬挂安装有与电机连接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具备向上倾斜的螺旋桨叶,且所述螺旋桨叶向上旋进;所述腌制腔周壁外均匀竖直设置若干的连通流道,腌制腔上至少在与连通流道重叠的部分开设有若干的滤孔或者采用滤网。
进一步的,罐体内周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的支撑条来分隔出连通流道,所述腌制腔嵌装于支撑条的内周。
进一步的,腌制腔与罐体是可相对分离的结构,罐体顶部亦为可拆卸盖板,腌制腔整体为网套装,支撑条底部设置有下挡环,顶部设置有密封环,腌制腔底部插入下挡环后其顶部高于支撑条顶部,再用密封环将支撑环顶部密封。
进一步的,出料阀采用手动蝶阀或者翻板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搅拌轴具备向上倾斜的螺旋桨叶,且螺旋桨叶向上旋进,这样在每腌制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利用搅拌轴将底部中心的固态物料上提与上层的液态调味剂等混合,上层的固态物料则从边缘下沉,如此的循环方式可避免造成搅拌的死角,静置腌制过程中,上层的液态调节剂等会渗透入连通流道内,然后通过其包覆底层固态物料的外周不同深度并向内渗透,这样可以增加辣椒酱的腌制效果,缩短腌制的时间,使产品更具风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视图;
图3为罐体内部立体示意图;
图4为罐体横向剖视图。
图中:1-罐体,11-可拆卸盖板,12-进料口,13-出料口,14-出料阀,15-支撑条,16-连通流道,161-下挡环,162-密封环,2-电机,21-搅拌轴,22-螺旋桨叶,3-腌制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隆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隆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909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自身修复能力的护肤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金刚线表面微粒加固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