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尾翼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12224.7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时浩;傅洁瑜;刘帅;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F21V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尾翼 | ||
1.一种车辆尾翼,其特征在于,包括尾翼组件、驱动机构、自锁结构和两个升降机构;
所述尾翼组件包括尾翼本体,两个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尾翼本体的两端,每一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均与所述尾翼本体固定连接;每一所述升降机构的另一端均与车辆的行李箱盖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传动连接;
当所述自锁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所述输出轴转动带动所述升降机构运动,使得所述升降机构在收缩状态和多个伸展状态之间转换;
当所述自锁结构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自锁结构限制所述输出轴的转动,使得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固定在所述收缩状态或多个所述伸展状态的任一伸展状态;
其中,
当所述升降机构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尾翼本体盖合于车辆的行李箱盖上;
当所述升降机构处于任一所述伸展状态时,所述尾翼本体相对于所述车辆的行李箱盖处于打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结构采用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相互啮合并传动连接的蜗杆和蜗轮,所述蜗轮套设于所述输出轴外,并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具有反向自锁功能,使得所述蜗杆能够带动所述蜗轮转动,同时限制所述蜗轮带动所述蜗杆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所述蜗轮蜗杆机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尾翼,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下安装座、主动连杆部、支撑连杆部、上安装座以及转接支架;
其中,所述下安装座固定连接于车辆的行李箱盖上,所述上安装座与所述转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支架与所述尾翼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连杆部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所述上安装座旋转连接;
所述支撑连杆部包括两个支撑杆;
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所述下安装座旋转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轴与所述上安装座旋转连接;
另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五连接轴与所述下安装座旋转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连接轴与所述上安装座旋转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以非平行状态设置;
其中,所述第三连接轴与所述第五连接轴位于一虚拟线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轴与所述第六连接轴位于所述虚拟线的另一侧;所述虚拟线位于竖直方向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销;
当所述升降机构处于最大伸展状态时,所述限位销抵接所述上安装座的下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座上设置有缓冲块,当所述升降机构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下安装座与所述主动连杆部或所述支撑连杆部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缓冲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组件还包括遮蔽组件,所述遮蔽组件包括遮蔽板本体,所述遮蔽板本体覆盖于与所述行李箱盖上且与所述行李箱盖固定连接;
所述遮蔽板本体的下表面的两侧与所述升降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容纳部,每一所述下安装座与对应的所述容纳部的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输出轴的两端穿过相应的所述容纳部的侧面的安装孔与相应的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容纳部的内部形成有空腔;
当所述升降机构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尾翼本体盖合于所述遮蔽板本体上;
当所述升降机构处于任一所述伸展状态时,所述尾翼本体相对于所述遮蔽板本体处于打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122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