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85691.5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1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宋鹏飞;高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37/08;F16H48/08;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器 车辆 | ||
1.一种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轴(1);
第一行星机构(2),所述第一行星机构(2)包括行星架(4)、第一行星齿轮(22)、第一太阳轮(21)和第一齿圈(23),所述第一太阳轮(21)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轴(1),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行星架(4)上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21)啮合,所述第一齿圈(23)固定并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2)啮合;
第二行星机构(3),所述第二行星机构(3)包括第二行星齿轮(32)、第二太阳轮(31)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31)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轴(1),所述第二行星齿轮(3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行星架(4)上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31)啮合,所述第二齿圈具有内齿(33)和外齿(34),所述内齿(33)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32)啮合;
传动齿(5),所述传动齿(5)与所述外齿(34)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2)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32)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2)环绕所述动力轴(1)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第二行星齿轮(32)环绕所述动力轴(1)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4)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架体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3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架体上,所述第一架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架体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还包括变速组件(6),所述变速组件(6)的一端与所述外齿(34)啮合,另一端与所述传动齿(5)啮合,所述变速组件(6)用于调整所述外齿(34)传递至所述传动齿(5)的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组件(6)包括:
变速轴(61);
第一变速齿(62),所述第一变速齿(62)与所述变速轴(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变速齿(62)与所述外齿(34)啮合;
第二变速齿(63),所述第二变速齿(63)与所述变速轴(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变速齿(63)与所述传动齿(5)啮合,所述第一变速齿(62)的外径和所述第一变速齿(62)的外径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还包括减速壳体,所述动力轴(1)和所述第一行星机构(2)均设在所述减速壳体内,所述第一齿圈(23)固定连接于所述减速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还包括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设在所述减速壳体内,所述第二齿圈可转动的设在所述支撑轴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还包括动力电机(0),所述动力电机(0)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轴(1)连接。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速器;
差速器(7),所述差速器(7)的输入端与所述减速器的传动齿(5)连接;
半轴(8),所述半轴(8)与所述差速器(7)的输出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7)包括:
差速壳体(71),所述差速壳体(71)与所述传动齿(5)连接;
行星齿(72),所述行星齿(72)设在所述差速壳体(71)内;
两个半轴齿(73),两个所述半轴齿(73)分别设在所述行星齿(72)的两侧并与所述行星齿(72)啮合,每个所述半轴齿(73)与一个所述半轴(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56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爬坡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提升晶胶盘稳定性的U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