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73488.6 | 申请日: | 202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1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雄;刘昭琴;谭敏;刘珍来;吴道明;李梦寅;郑孟冬;赵文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4D9/00 | 分类号: | B64D9/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莫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9 | 代理人: | 刘强 |
| 地址: | 4000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抓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抓取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下端设有竖板,竖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舵机,舵机的输出端贯穿竖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侧面设有第一转臂,第一转臂末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架,铰接架内侧设有第一卡爪,竖板一侧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侧面设有第二转臂,第二转臂末端内侧固定连接有C形支架,C形支架的两末端内侧均设有第二卡爪,该抓取结构安装在无人机上进行使用,该抓取结构能够对物品进行抓取固定,相比传统的人为手工固定,该抓取结构进行的固定方式更为方便,利于无人机对物品进行运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抓取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随着无人机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被应用到农业、林业、电力、测绘、遥测等行业,目前,一些行业需要使用无人机来运送物品,传统的物品运送通常是将物品通过人工固定在无人机机体上,然而人为手工固定较为麻烦,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端设有竖板,所述竖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舵机,所述舵机的输出端贯穿竖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侧面设有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末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架,所述铰接架内侧设有第一卡爪;
所述竖板一侧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侧面设有第二转臂,所述第二转臂末端内侧固定连接有C形支架,所述C形支架的两末端内侧均设有第二卡爪。
所述第一卡爪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侧壁均铰接有与铰接架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耳,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卡爪与铰接架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卡爪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侧壁均铰接有与C形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耳,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第二卡爪与C形支架铰接在一起,这样三个卡爪在抓取物品时便能自动适应被抓取物体的形状,使卡爪能够更好与被抓取的物品贴合在一起。
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安装孔,若干个安装孔能够装配螺栓与无人机进行固定。
所述安装板上端中部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圆槽,圆槽的设置方便导线进行排布。
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一齿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转臂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的结构稳定可靠,结实耐用。
所述安装板下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齿轮前侧的倒U形支架,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前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倒U形支架转动连接的转杆,这样的结构能够提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该抓取结构安装在无人机上进行使用,该抓取结构能够对物品进行抓取固定,相比传统的人为手工固定,该抓取结构进行的固定方式更为方便,利于无人机对物品进行运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C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734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消毒凝胶生产的加热搅拌罐
- 下一篇:一种工业净化除尘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