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潜流带重塑的溪流沟渠营养盐滞留潜力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49439.9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8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如忠;徐圣伟;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朱朝明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潜流 重塑 溪流 沟渠 营养盐 滞留 潜力 提升 装置 | ||
1.一种基于潜流带重塑的溪流沟渠营养盐滞留潜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的无盖床体,无盖床体内部由三层填料填充,分别为上层填料、中层填料和下层填料,其中,下层填料和中层填料间铺有滤布,无盖床体的四个侧面以及底部均设有不同大小的孔,分别为上层圆孔、中层圆孔、下层圆孔和底部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潜流带重塑的溪流沟渠营养盐滞留潜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盖床体的材质为塑料,无盖床体高度为23cm,宽度为40cm,长度为60cm,厚度为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潜流带重塑的溪流沟渠营养盐滞留潜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填料采用碎石,其粒径在2.1~2.5cm之间,填料高度为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潜流带重塑的溪流沟渠营养盐滞留潜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填料采用工程陶粒,其粒径在1.1~1.5cm之间,填料高度为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潜流带重塑的溪流沟渠营养盐滞留潜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圆孔直径为2cm,圆心距可为3~4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潜流带重塑的溪流沟渠营养盐滞留潜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圆孔直径为2mm,细分为上下4层,上下圆心距可为2~3cm,左右圆心距可为1~1.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潜流带重塑的溪流沟渠营养盐滞留潜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圆孔直径为1cm,圆心距可为3~4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潜流带重塑的溪流沟渠营养盐滞留潜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底部孔径为1cm,中心距可为3~4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潜流带重塑的溪流沟渠营养盐滞留潜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布可为透水性较好的土工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494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