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囊密封结构及气囊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00838.6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4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韩山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8 | 分类号: | F16F13/08;F16F9/32;F16F9/36;B60G1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3 | 代理人: | 陈千;刘思言 |
地址: | 40153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密封 结构 减震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囊密封结构及气囊减震器,包括气囊上座骨架,设置在所述气囊上座骨架中的缓冲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块中的内骨架,所述内骨架的下方设置有一段套接在活塞杆上的中心垫片,所述中心垫片中心通孔的孔壁上形成有一段环形的凹台,所述凹台中压装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活塞杆过盈配合的第一密封圈,在所述中心垫片的上端面还圆周开设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与所述内骨架过盈配合的第二密封圈,在所述内骨架上方的活塞杆上还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中心垫片的锁紧螺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圈不易破损,能够确保气囊中气体密封效果的气囊密封结构及气囊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挂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囊密封结构及气囊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吸震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减震器的连杆在驱动活塞快速压缩的时候,活塞下的空间很可能产生真空,当连杆再回弹的时候,产生真空的这一段行程内会因无阻尼而影响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这一段无阻尼的区域称为“空程”。这种出现“空程”的情况在民用车辆上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在需要高速、剧烈运动的赛车上影响尤为明显。为了提高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同时避免因连杆快速压缩而造成减震器出现“空程”现象,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减震器在安装时通常会在贮油筒的一端连接有气囊装置,通过向气囊内充入高压气体,以达到提升液压腔内气压的效果。
传统的气囊减震器如图1所示,包括缸筒结构,设置在缸筒组件外侧壁的气缸下座,设置在缸筒结构中的活塞杆,设置在活塞杆上端的气囊上座骨架以及设置在在气囊上座骨架与气囊下座之间的气囊,在气囊上座骨架中设置缓冲块,缓冲块中设置有中心垫片,中心垫片上的中心通孔上、下端孔壁内陷形成两段相对的锥面,在上、下两段锥面上分别通过胀紧的上、下密封圈与活塞杆密封连接。
然而,上述气囊减震器中的上下密封圈均利用锥面与中心垫片胀紧装配,不仅装配麻烦,而且在密封圈装配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破损,导致气囊漏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圈不易破损,能够确保气囊中气体密封效果的气囊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前述气囊密封结构的气囊减震器,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阐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气囊密封结构,包括气囊上座骨架(1),设置在所述气囊上座骨架(1)中的缓冲块(2),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块(2)中的内骨架(3),其关键在于,所述内骨架(3)的下方设置有一段套接在活塞杆(5)上的中心垫片(4),所述中心垫片(4)中心通孔的孔壁上形成有一段环形的凹台(6),所述凹台(6)中压装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活塞杆(5)过盈配合的第一密封圈(8),在所述中心垫片(4)的上端面还圆周开设有安装槽(7),在所述安装槽(7)中设置有与所述内骨架(3)过盈配合的第二密封圈(9),在所述内骨架(3)上方的活塞杆(5)上还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中心垫片(4)的锁紧螺母(11)。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内骨架(3)与所述中心垫片(4)之间设置有用于压装所述第一密封圈(8)的压片(20)。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凹台(6)中至上而下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密封圈(8),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8)之间设置有限位环(10)。
更进一步地,所述凹台(6)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圈(8)在自由状态下的外径,使得装配过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8)在预定范围内挤压形变。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气囊上座骨架(1)的下端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段用于贴合气囊(13)内壁的第一密封齿(14)。
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块(2)的外侧设置有外用于焊接所述气囊上座骨架(1)的外骨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国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008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连接器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充放电压极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