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器功率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97091.3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2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乃奇;张向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先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00 | 分类号: | G01J1/00;G01J1/04;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器 功率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器功率检测装置,用于激光直接成像领域,包括:光路反射单元和激光功率检测器,光路反射单元设置在激光器正下方的工作台上,激光功率检测器设置在光路反射单元的侧边,光路反射单元为空心导光管,其上侧壁开设有一通孔,激光器的出射光穿过通孔,在空心导光管的内侧壁发生若干次全反射,然后经另一侧入射至激光功率检测器,激光功率检测器检测激光器的出光功率。本激光器功率检测装置能够改变激光器的出光方向,避开了激光器与工作台之间狭窄的空间,通过将激光功率检测器放置在工作台上端无遮挡的区域,方便检测人员检测激光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激光直接成像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激光器功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激光直接成像设备上,设置有若干个激光器,每个激光器的出射光PCB板对感光油墨进行曝光。激光器的出光功率大小是激光器的重要参数之一,只有激光器的出光功率满足设计要求,才能对感光油墨层进行有效曝光。因此,在将激光直接成像设备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若干个激光器进行逐个检查,以确保所有激光器的出光功率满足使用要求。激光直接成像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也需要对该设备的若干个激光器再次进行逐个检查,以确定每个激光器的功率损耗状况。
在对激光器的功率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导入激光功率检测器,理论上讲,由于激光器向正下方出光,因此只要将激光功率检测器放置在激光器的正下方接收激光器的出光即可。然而,由于激光直接成像设备空间有限,即激光器与位于激光器正下方的工作台之间的间隔空间有限,该间隔空间不方便放置激光功率检测器,若将激光功率检测器放置在工作台上,则不方便对激光器的出光功率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功率检测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激光直接成像设备中激光器的出光功率检测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
一种激光器功率检测装置,用于激光直接成像领域,包括:光路反射单元和激光功率检测器,光路反射单元设置在激光器正下方的工作台上,激光功率检测器设置在光路反射单元的侧边,光路反射单元为空心导光管,空心导光管上开设有一通孔,激光器的出射光穿过通孔,在空心导光管内发生若干次全反射,然后从空心导光管的侧边出射后入射至激光功率检测器,激光功率检测器检测激光器的出光功率。
进一步地,空心导光管倾斜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激光器发出的出射光与空心导光管的轴心线构成的第一夹角加上空心导光管的轴心线与水平面构成的第二夹角之和等于90;
激光器的出射光经过通孔入射至与空心导光管的通孔相对的第一内侧壁,经第一内侧壁全反射至与空心导光管的通孔位于同侧的第二内侧壁,然后在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之间发生多次全反射,最后从空心导光管的侧边出射后入射至激光功率检测器。
进一步地,空心管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在空心导光管的内部位于通孔的正下方倾斜放置有一平面镜;
激光器的出射光垂直向下穿过通孔后,经平面镜全反射至与空心导光管的通孔位于同侧的第二内侧壁,在第二内侧壁发生全发射后再入射至与空心导光管的通孔相对的第一内侧壁 ,然后在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之间发生多次全反射,最后从空心导光管的侧边出射后入射至激光功率检测器。
进一步地,激光器的出射光与平面镜构成的第三夹角加上平面镜与空心导光管的水平轴心线构成的第四夹角等于90°。
进一步地,平面镜的中心设置在水平轴心线上。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光路反射单元为光纤。
有益技术效果:通过使用内表面能让激光直接成像设备的激光器的出射光发生全反射的空心导光管,将原本垂直向下出射的激光改变光路传播方向,使激光器的出射光从激光器与工作台之间的狭窄区域的侧边射出,入射至激光功率检测器,由于激光功率检测器放置在工作台的上端无遮挡的区域,从而避开了激光器与工作台之间狭窄的区域,方便操作人员检测激光光源的出光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先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先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97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恒温搅拌供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力反馈的调平支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