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AGV的主动避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95774.5 | 申请日: | 202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3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王占山;陈晓华;蒋澄灿;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G17/0165;B60K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小燕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agv 主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AGV的主动避震装置,包括行进轮和电动缸,所述行进轮右端设有转轴,转轴右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前臂,前臂上端通过转动副活动连接后臂,所述前臂和后臂之间安装有电动缸。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电机带动行进轮进行行走,当行进轮行进时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行进轮行进到凹面时,轮组上侧的车体底盘与地面距离降低,电动缸主动根据采集信息降低前臂和后臂之间的相对位置,行进轮行进到凸面时,轮组上侧的车体底盘与地面距离升高,电动缸主动根据采集信息升高前臂和后臂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车体整体高度不发生大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AGV的主动避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运输过程中,经常会经历凹凸不平的路面,造成运载物体的颠簸,引起贵重物体的损坏,因此如何避震能够很好的解决颠簸,对运输行业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在AGV上采取的都是被动避震,利用弹簧的被动压缩反弹,一定程度减少颠簸,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AGV的主动避震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AGV的主动避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AGV的主动避震装置,包括行进轮和电动缸,所述行进轮右端设有转轴,转轴右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前臂,前臂上端通过转动副活动连接后臂,所述前臂和后臂之间安装有电动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带动转轴进行旋转,转轴带动行进轮在地面行走,通过电驱的方式带动行进轮进行行走。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臂与后臂可以相对转动,从而方便调整前臂与后臂之间的相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缸随着地面凹凸起伏,主动调整前臂和后臂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后臂上法兰连接的车体的整体平稳性,起到了更好的避震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进轮行进到凹面时,轮组上侧的车体底盘与地面距离降低,电动缸主动根据采集信息降低前臂和后臂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主动避震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进轮行进到凸面时,轮组上侧的车体底盘与地面距离升高,电动缸主动根据采集信息升高前臂和后臂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主动避震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电机带动行进轮进行行走,当行进轮行进时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行进轮行进到凹面时,轮组上侧的车体底盘与地面距离降低,电动缸主动根据采集信息降低前臂和后臂之间的相对位置,行进轮行进到凸面时,轮组上侧的车体底盘与地面距离升高,电动缸主动根据采集信息升高前臂和后臂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车体整体高度不发生大的变化,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利用电驱方式主动补偿路面的凹凸不平,从而保证对AGV运输平台的运输物体的稳定性,这种主动避震方式避震效果更好,能够保证在中低速下的运输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AGV的主动避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AGV的主动避震装置的低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AGV的主动避震装置的高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1、行进轮;2、电动缸;3、后臂;4、前臂;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95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实现左右正反转的机械变速箱
- 下一篇:一种扩展式陪护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