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保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90351.4 | 申请日: | 202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01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肖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B60L53/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 地址: | 43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保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保护结构,包括充电桩和箱体,所述充电桩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门把手,所述箱体的两侧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均开设有六个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方设有防尘板,所述箱体上表面四个角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固定安装有遮雨板,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箱体上表面靠近所述散热风扇位置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防护网,所述箱体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温控开关,所述箱体顶部内壁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两侧底部位置均安装有支架底座。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保护结构大大增加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且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下,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现在汽车行业的一大主流,现在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越来越多,而新能源汽车必须面通过充电端进行对其充电,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端多为充电桩,而目前现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保护性能较差,且大多裸露在外部,如果不小心触碰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会导致人体触电,安全性较低,且在室外经风吹、日晒、雨淋,会缩短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当人们停车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由于司机经验或视线等原因可能会与充电桩停靠过近擦碰或碰撞,造成对充电桩损坏,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保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保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保护结构,包括充电桩和箱体,所述充电桩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门把手,所述箱体的两侧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均开设有六个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方设有防尘板,所述箱体上表面四个角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固定安装有遮雨板,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箱体上表面靠近所述散热风扇位置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防护网,所述箱体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温控开关,所述箱体顶部内壁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两侧底部位置均安装有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上固定安装有防撞栏杆支架,所述防撞栏杆支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同一防撞栏杆。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座呈L型,且支架底座与所述箱体固定安装,所述防撞栏杆支架和防撞栏杆构成凵字形。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座、防撞栏杆支架和防撞栏杆均采用合金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端与所述温控开关的接收信号端电性连接,且温控开关和所述散热风扇电性连接,且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开关的型号为ST-22温控开关。
优选的,所述防尘板呈L型,且防尘板与所述箱体两侧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的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补光灯开关,所述箱体的另一侧内壁的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补光灯支架,所述补光灯支架上固定安装有补光灯,且补光灯与所述补光灯开关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箱体,且充电桩位于箱体内,避免了充电桩裸露在空气中受到日晒雨淋等,增加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人们不小心触碰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而可能导致的人体触电,大大提高了其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知设置防撞栏杆,避免了车主停车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由于司机经验或视线等原因可能会与充电桩停靠过近擦碰或碰撞,从而造成对充电桩损坏,增加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保护结构大大增加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且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90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