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摩托车轮毂盖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86296.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02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炫;李根贵;杨开祥;张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飞越压铸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7/00 | 分类号: | B60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5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型 摩托车 轮毂 | ||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轮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强型摩托车轮毂盖,其包括轮毂盖本体以及定位体,所述轮毂盖本体的一侧设置为内侧,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另一侧设置为外侧,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中部开设有固定轴孔,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开设有刹车线调节孔,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固定有刹车片连接轴,且所述刹车线调节孔与所述刹车片连接轴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轴孔的两侧外,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固定轴孔同心,且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刹车线调节孔的外侧,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用于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进行加固。本申请具有提高轮毂盖本体的整体结构强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轮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强型摩托车轮毂盖。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轮毂盖是摩托车的一种重要零部件。
相关技术中,摩托车轮毂盖包括轮毂盖本体,轮毂盖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固定轴孔,轮毂盖本体上开设有刹车线调节孔,轮毂盖本体上固定有刹车片连接轴。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轮毂盖本体上开设各类孔,容易破坏整体结构强度,降低轮毂盖的实际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轮毂盖本体的整体结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加强型摩托车轮毂盖。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强型摩托车轮毂盖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型摩托车轮毂盖,包括轮毂盖本体以及定位体,所述轮毂盖本体的一侧设置为内侧,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另一侧设置为外侧,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中部开设有固定轴孔,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开设有刹车线调节孔,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固定有刹车片连接轴,且所述刹车线调节孔与所述刹车片连接轴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轴孔的两侧外,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固定轴孔同心,且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刹车线调节孔的外侧,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用于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进行加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组件的设置,能够对轮毂盖本体的内侧进行加固,从而有利于提高轮毂盖本体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有利于提高轮毂盖的实际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环,所述加强环的一侧侧壁与所述轮毂盖本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加强环与所述固定轴孔呈同心设置,所述加强环的半径大于所述固定轴孔的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环的设置,能够对轮毂盖内侧进行结构加强,从而有利于提高轮毂盖本体整体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所述加强环与所述固定轴孔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多个第一加强筋呈圆形阵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对加强环与固定轴进行连接,从而有利于提高轮毂盖本体的整体度,进而有利于提高轮毂盖本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可选的,所述加强环的外侧设置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呈环状设置,且所述加强肋与所述加强环呈同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肋的设置,进一步对轮毂盖内侧进行结构加强,从而进一步提高轮毂盖本体整体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所述加强肋与所述加强环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第二加强筋呈圆形阵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强筋的设置,能够提高加强肋与加强环之间的连接作用,进而有利于提高轮毂盖本体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所述加强肋与所述固定环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多个第三加强筋呈圆形阵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对加强肋与固定环进行连接,从而有利于提高轮毂盖本体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所述定位体与所述轮毂盖本体之间固定有加强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飞越压铸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飞越压铸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862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型轮毂
- 下一篇:一种具有快开式人孔的麦角硫因储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