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冶金连铸车间缓冷坑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70538.8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14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品;肖莉娜;何文文;陈国生;文汉云;饶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4 | 分类号: | B22D1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435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冶金 车间 缓冷坑 | ||
一种冶金连铸车间缓冷坑,包括缓冷坑主体,在缓冷坑主体上设置了:防撞桩,设置在缓冷坑的内侧壁上;防护钢板,设置于相邻的防撞桩之间;坑顶部防撞梁,设置到坑壁顶部;侧壁护板,设置于缓冷坑的外侧壁上并自坑壁顶部向下延伸设置形成对外侧壁的撞击防护。缓冷坑的坑壁为多层复合型结构,外层系钢筋混凝土,中层设置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内层为防撞桩以及防护钢板,坑底基层为钢筋混凝土,坑底上装有码脚,四周有排水沟,外边有汲水井。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缓冷坑的内侧壁、外侧壁以及坑壁顶部提供防护结构,能够最大成程度地对缓冷坑的各个易损部分提供防护,不仅提高了缓冷坑的抗冲击能力,还延长了缓冷坑的使用寿命,并且易于局部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连铸钢制品缓冷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冶金连铸车间缓冷坑。
背景技术
在钢材化学成分中,如果氢量偏高,那么钢材制品中就会出现白点瑕疵,采用带有白点瑕疵的钢材进行零件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会因白点瑕疵干扰正常操作,造成加工过程半成品的报废。如果钢材制品存在白点瑕疵,即使顺利完成加工,加工后的成品也会因白点瑕疵影响其结构组织,使零部件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缩短,严重时还会造成车毁人亡等严重的安全事故。
那么,降低钢材中的氢含量,杜绝或减少白点瑕疵,一直是钢材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利用缓冷坑对轧制钢材进行高温缓冷,使钢材中的氢气在高温状态下进行快速扩散与溢出,从而达到降低钢材中氢含量的目的,正因此,缓冷坑也成为了钢材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在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热钢坯保温坑,该热钢坯保温坑包括坑体和保温罩,坑体由混凝土层和保温层组成,坑体的侧壁和端壁设有防撞轨,坑体的底部设有方架,保温罩包括保温罩本体和安装在保温罩本体两侧的电动单梁,保温罩本体结构包括工字钢、槽钢和钢板,并由上述部件焊接而成,保温罩本体内衬为保温材料层,保温罩通过滚轮安装在电动单梁的侧壁滑道上。上述的热钢坯保温坑内保温层没有设置护壁,钢坯入坑时撞击保温层容易造成保温层的损坏,一旦保温层被撞发生脱落,保温坑的混凝土基层就会很快出现破损与烧损,直到混凝土露筋破损后保温坑就无法再提供保温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抗冲击的缓冷坑以提高其使用寿命,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冶金连铸车间缓冷坑,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冶金连铸车间缓冷坑包括缓冷坑主体,所述缓冷坑主体包括坑壁以及坑底,所述坑壁包括内侧壁、外侧壁以及坑壁顶部,在所述缓冷坑主体上设置有:
防撞桩,所述防撞桩设置于所述内侧壁上,所述防撞桩竖直设置,所述防撞桩设置有多个,相邻的所述防撞桩之间间隔设置;
防护钢板,所述防护钢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撞桩之间并与所述防撞桩配合形成对所述内侧壁的撞击防护;
坑顶部防撞梁,所述坑顶部防撞梁设置到坑壁顶部所述坑壁顶部形成对所述坑壁顶部的撞击防护;
侧壁护板,所述侧壁护板设置于所述外侧壁上并自所述坑壁的顶部向下延伸设置形成对所述外侧壁的撞击防护;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夹设于所述防护钢板与所述内侧壁之间。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冶金连铸车间缓冷坑中,所述防撞桩通过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内侧壁上,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坑壁预埋件,所述坑壁预埋件用于预埋到所述坑壁中,所述坑壁预埋件具有焊接面,所述焊接面相对于所述内侧壁暴露;防撞桩连接板,所述防撞桩连接板相对于所述内侧壁位于所述缓冷坑主体的内部且焊接于所述焊接面上,所述防撞桩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撞桩连接板上。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冶金连铸车间缓冷坑中,所述防撞桩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撞桩连接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未经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0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