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65392.8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7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桂磊;陆晓燕;刘耀军;邓均翔;任学成;陈灿玉;郭际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1/40 | 分类号: | F23D11/40;F23D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2140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内壳,第一壳体连接于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连通,第二壳体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进气端连接于尾气排放机构,出气端连接于尾气处理机构,尾气通过尾气排放机构进入第二壳体;内壳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内部并与第二壳体连通,内壳用于使空气和柴油混合并燃烧,以使尾气的温度升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在第一壳体内设置内壳,在内壳内进行空气和柴油的混合并燃烧,采用双壳体的结构,避免了内壳内的火焰直接烘烤第一壳体,减少了燃烧器的热量散失,降低了因燃烧器的壳体红热产生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利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处理柴油机尾气,在处理柴油机尾气过程中,如果尾气的温度低于催化还原条件温度,反而会造成排气的二次污染。通过设置燃烧器,增大尾气的温度。现有的燃烧器包括相互连通的工作腔和升温腔,将尾气通入升温腔,空气采用单独空气管直接导入工作腔,再将柴油导入柴油,并和空气一起进行燃烧,从而提高尾气的温度,最后尾气再从升温腔排出进行尾气处理。但是,工作腔内进行燃烧时直接烘烤燃烧器的部分壳体,燃烧器的壳体容易出现红热现象,热量散失严重,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减少燃烧器的壳体燃烧时出现的红热现象,防止燃烧器的热量散失过快。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烧器,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连接于尾气排放机构,所述出气端连接于尾气处理机构,尾气通过所述尾气排放机构进入所述第二壳体;
内壳,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二壳体连通,所述内壳用于使空气和柴油混合并燃烧,以使所述尾气的温度升高。
作为优选,燃烧器还包括进油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进油组件包括连接于供油机构的喷油嘴,所述喷油嘴用于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喷射所述柴油。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组件还包括喷油嘴安装座,所述喷油嘴安装座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并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容纳腔连接于所述喷油嘴。
作为优选,燃烧器还包括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包括:
空气进气端,所述空气进气端对应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的排气端通过空气导流管连通所述空气进气端,所述空气通过所述空气导流管和所述空气进气端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部的多个空气旋流片,所述空气旋流片用于使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产生空气旋流。
作为优选,所述内壳包括:
混合内壳,所述混合内壳对应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混合内壳用于使所述空气和所述柴油混合;
燃烧内壳,所述燃烧内壳连通所述混合内壳,所述燃烧内壳用于使所述空气和所述柴油的混合物进行燃烧。
作为优选,所述内壳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燃烧内壳的扩散管,所述扩散管能够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扩散管用于扩散所述燃烧内壳产生的高温气体。
作为优选,所述燃烧内壳包括通径部和收口部,所述通径部连接于所述混合内壳,所述收口部连接于所述扩散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5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龙门架
- 下一篇:一种反坡排水预埋排水管防渗出仰拱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