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制凿岩棒凿击速度的水下礁石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08345.X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8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廖曾平;杨振华;马定强;钟旭华;刘新明;周红心;梁日辉;林腾臻;黎忠豪;姚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F5/28;E02F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姚壮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凿岩 棒凿击 速度 水下 礁石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凿岩棒凿击速度的水下礁石清理装置,包括船体、吊臂、抓斗和后端悬臂,抓斗装设在船体上,吊臂通过转盘转动式装设在船体上,且后端吊臂通过转台装设在船体的边缘,后端悬臂上装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装设有底座,底座的底部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缆绳孔,缆绳孔之间的底座上装设有液压伺服作动器,液压伺服作动器的底部装设有作动器冲击头,转盘上装设有卷扬机,卷扬机上设有线缆,线缆绕经吊臂并穿过缆绳孔连接有凿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液压作动器为凿岩棒提供初始速度,以达到在水深较浅且凿岩棒提升高度有限时对礁石进行有效破碎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运工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控制凿岩棒凿击速度的水下礁石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海底基槽开挖和航道整治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航运水深及基槽开挖深度,需要对水下礁石进行清除。目前常用的水下礁石清理方法有水下爆破法、重锤冲击法和钻孔分裂法,水下爆破法虽然技术成熟,工效较高,但对环境的影响极大,钻孔分裂法安全性不高,且工作效率也较低,重锤冲击法是一种环保型清礁工艺,在海洋生态保护区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重锤冲击法是将凿岩棒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自由下落,利用凿岩棒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巨大的冲击力使礁石破碎,具有施工设备简单易行,有利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优点,对微风化、中风化等质地坚硬的岩层具有很好的清礁效果。
目前重锤冲击法清礁进度慢、工效相对较低,在水深较浅和近海区域适用性不强。限于凿岩平台凿岩棒提升高度,凿岩棒重力势能较小,凿击礁石时不能提供较高的冲击速度,无法达到很好的破岩效果。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可控制凿岩棒凿击速度的水下礁石清理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制凿岩棒凿击速度的水下礁石清理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高效、方便操作的特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控制凿岩棒凿击速度的水下礁石清理装置,包括船体、吊臂、抓斗和后端悬臂,所述抓斗装设在所述船体上,所述吊臂通过转盘转动式装设在所述船体上,且所述后端吊臂通过转台装设在所述船体的边缘,所述后端吊臂上装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式装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缆绳孔,所述缆绳孔之间的所述底座上装设有液压伺服作动器,所述液压伺服作动器的底部装设有作动器冲击头,所述转盘上装设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设有线缆,所述线缆绕经所述吊臂并穿过所述缆绳孔连接有凿锤。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底座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承压板,并在所述底座的两侧外缘面设置有与所述承压板平行设置的定位夹,所述定位夹与所述承压板间隔设置。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定位夹为弹性板,所述定位夹上装设有调节螺栓。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定位夹与所述承压板形成与所述滑轨顶部卡合的容纳槽。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底座两侧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装设有滚轮,所述后端悬臂上设有滑槽,且所述导轨上设有穿设转轴的长形孔,所述滚轮与所述滑槽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以控制凿岩棒凿击速度的水下礁石清理装置,可以通过液压作动器为凿岩棒提供初始速度,以达到在水深较浅且凿岩棒提升高度有限时对礁石进行有效破碎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凿岩棒凿击速度的水下礁石清理装置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端悬臂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作动器冲击头和液压伺服作动器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8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块
- 下一篇:双换热器二次换热的空压机用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