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底浮泥层底泥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及其拖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05557.2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7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松;王达;吴橙;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水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B01D35/05;C02F11/121;C02F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李安 |
地址: | 2133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底 浮泥 层底泥 蓝藻 收集 处理 装置 及其 结构 | ||
1.一种水底浮泥层底泥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设有封头且呈圆柱体的空气舱(12),所述空气舱(12)的环向外侧壁连接有筒状的过滤筛板(1),所述空气舱(12)内固定安装有脱水处理舱(11),空气舱(12)内固定安装有位于脱水处理舱(11)内且与脱水处理舱(11)连通的混合舱(5),空气舱(12)的两端均连接有旋转接头,其中一个旋转接头上开设有与混合舱(5)连通的抽泥口(9),抽泥口(9)通过管道与外部的抽泥泵连接,另一个旋转接头上开设有与混合舱(5)连通的流水口(10);
过滤筛板(1)上安装有使过滤筛板(1)外的底泥进入混合舱(5)内的管道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浮泥层底泥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包括连接在过滤筛板(1)内壁沿长度方向上且数量不少于一排的第一流通管(2),第一流通管(2)远离过滤筛板(1)的一端穿过空气舱(12)延伸入空气舱(12)内,同一排的第一流通管(2)位于空气舱(12)内的一端连通有同一汇总管(3),汇总管(3)连接在脱水处理舱(11)的外壁上,汇总管(3)靠近抽泥口(9)的一端侧壁连通有另一端贯穿脱水处理舱(11)与混合舱(5)连通的第二流通管(4),第二流通管(4)内安装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浮泥层底泥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舱(5)内设置有一端连接在空气舱(12)内壁上的螺旋混合轴(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底浮泥层底泥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开设流水口(10)的旋转接头为双流旋转接头,双流旋转接头上还设置有一混合气泡输入口(6),混合气泡输入口(6)通过管路连接外部的气泡发生装置,螺旋混合轴(7)的一端连接在靠近双流旋转接头的空气舱(12)的内壁上,且螺旋混合轴(7)的杆部为与混合气泡输入口(6)连通的中空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底浮泥层底泥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处理舱(11)内设置有环状的过滤网(111),且过滤网(111)靠近混合气泡输入口(6)的一端通过法兰盘与混合舱(5)的外壁固定连接,过滤网(111)的另一端与脱水处理舱(11)的内壁封闭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底浮泥层底泥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舱(5)的内腔两端连接有封板(51),封板(51)将混合舱(5)分割成处理泥收集腔(52)、混合腔(53)和分离水收集腔(54),第二流通管(4)与混合腔(53)连通,混合腔(53)远离第二流通管(4)的一段侧壁开设有多个与脱水处理舱(11)连通的第一通孔(531),处理泥收集腔(52)与抽泥口(9)连通,且处理泥收集腔(52)的环向侧壁开设有与脱水处理舱(11)连通的第二通孔(521),分离水收集腔(54)与流水口(10)连通,且分离水收集腔(54)的环向侧壁开设有与脱水处理舱(11)连通的第三通孔(54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底浮泥层底泥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11)的内壁上安装有数量不少于一组的旋片(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浮泥层底泥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筛板(1)是由多个弧形状的滤板(101)组成的环状结构,相邻两个滤板(101)之间设置有固定在空气舱(12)外侧壁上的钢片(121),滤板(101)的两端一体化连接有向外延伸且贴合在钢片(121)侧壁上的凸板(102),钢片(121)与相对应的两个凸板(102)通过螺栓固结,钢片(121)与凸板(102)之间垫有橡胶条(10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底浮泥层底泥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总管(3)的数量多于三个,且多个汇总管(3)呈等距环形分布在脱水处理舱(11)的外壁上,每个汇总管(3)上连通多个第一流通管(2),多个第一流通管(2)呈等距离布设在汇总管(3)沿长度方向的侧壁上。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底浮泥层底泥蓝藻收集处理装置的拖拽结构,包括呈等腰三角形结构的三脚架(13),三脚架(13)等边的交界处连接有吊耳(14),三脚架(13)远离吊耳(14)的一段两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固定在半圆筒护罩(16)的外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筒护罩(16)套设在过滤筛板(1)上,且半圆筒护罩(16)的两端与空气舱(12)的两端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水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水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55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针卡、检测装置及晶圆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血透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