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走在钢梁上的运输小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40782.9 | 申请日: | 202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98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远;侯本才;刘军;陈彬;车庭枢;王赫;田野;祝海玉;霍文震;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B13/00 | 分类号: | B61B13/00;B61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晁璐松 |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钢梁 运输 小车 | ||
一种行走在钢梁上的运输小车,设在两根相邻的钢梁上,包括托盘、可调位轮系固定杆、钢梁行走装置和限位装置;托盘设在两根钢梁上方,托盘底部、沿着前后侧边分别设有型钢支撑;在两根型钢支撑之间、沿纵向间隔设有木枕;可调位轮系固定杆有两根,分别与两根钢梁对应设置;可调位轮系固定杆的两端与两根型钢支撑可调连接;钢梁行走装置有两组,分别对应安装在两根可调位轮系固定杆底部;限位装置设置在两根型钢支撑的两侧、靠近钢梁的内侧面位置处;限位装置包括第三连接组件、套筒、连接杆、夹板和限位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钢梁安装效率不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便于快速运输以及另占用搬运人员施工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行走在钢梁上的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某项目的游泳池搭设支撑转换结构,其轻钢结构构件为标准尺寸,从池岸向施工区运输时需要人员往复进行运输,人员在钢梁上搬运行走,安装效率不高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场馆的支撑转换结构施工。因此,研发出一种行走在钢梁上的运输小车并通过技术措施克服以上问题,确保钢梁输送快捷高效,池岸人员将钢梁放在运输小车上,运输小车由梁上安装人员操作,将小车拉到指定位置,实现快速的钢构件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走在钢梁上的运输小车,要解决传统的钢梁安装效率不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不便于快速运输以及另占用搬运人员施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走在钢梁上的运输小车,设置在两根相邻的钢梁上,包括有托盘、可调位轮系固定杆、钢梁行走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托盘设置在两根钢梁的上方,在托盘的底部、沿着前后侧边分别设置有型钢支撑;在两根型钢支撑之间、沿纵向间隔设置有木枕;所述可调位轮系固定杆有两根,分别与两根钢梁对应设置;每根可调位轮系固定杆的横截面呈倒置的U形,并且可调位轮系固定杆的两侧底端分别向内弯折、形成挂边,可调位轮系固定杆的顶面上、沿纵向间隔开设有纵向长条孔;所述可调位轮系固定杆的两端与两根型钢支撑分别通过穿设在纵向长条孔中的第一连接组件可调连接;所述钢梁行走装置有两组,分别对应安装在两根可调位轮系固定杆的底部;所述钢梁行走装置包括有第二连接组件和行走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将行走轮与可调位轮系固定杆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装置有四个,分别设置在两根型钢支撑的两侧、靠近钢梁的内侧面位置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第三连接组件、套筒、连接杆、夹板和限位轮;所述套筒通过第三连接组件沿横向可调连接在型钢支撑的底部;所述连接杆插接在套筒中,且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套筒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超出套筒的底端;所述夹板有两块,沿竖向间隔连接在连接杆的内侧;所述限位轮连接在两块夹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型钢支撑上、沿横向间隔开设有横向长条孔;所述型钢支撑通过穿设在横向长条孔中的第二连接螺栓与托盘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有第一垫板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垫板垫设在型钢支撑的底板顶部;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穿在可调位轮系固定杆、型钢支撑的底板和第一垫板中,将可调位轮系固定杆与型钢支撑可调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有第二垫板、第二紧固件和滚轮支架;所述第二垫板搭接在可调位轮系固定杆的两个挂边上;所述滚轮支架设置在第二垫板的底部,包括有水平板和竖向板;所述水平板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在第二垫板的底部;所述竖向板有两块,分别连接在水平板的底部两侧;所述行走轮设置在两块竖向板之间,且与竖向板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括有连接板和第三紧固件;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三紧固件沿横向可调连接在型钢支撑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施工人员可使用运输小车,快捷的将钢梁进行运输,节省人工搬运时间快速高效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40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喷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接绳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