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施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06203.9 | 申请日: | 202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58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涛;张兆成;王辉;王海亭;吴鹏飞;杨建新;李建军;于士泉;孙忠楼;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F24F13/02 |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池学化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城市 轨道交通 地下 车站 风道 施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施工装置,涉及轨顶风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轨顶风道施工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并不能实现单一支架的多向自适应调节,进而存在着使用缺陷的问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主体为类U形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机构中的导向组件常态下为与支架呈折叠状放置,以减少存储空间,而在当使用时,则可通过启动调节组件对导向组件进行翻折调整,进而达到对拖载机构进行导向的目的,此时即可通过启动驱动组件来调整拖载组件与延伸组件之中的间距来对风道起到更加稳固的承载作用,以更加方便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顶风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轨顶风道,即列车顶排风道,是地铁车站通风系统中重要的内部结构构件,悬挂于车站中板和结构侧墙的交接位置,而其在装配风道时,需要搭建多个支架进行使用,进而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消耗。
而现有的轨顶风道施工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存在着:
1、现有的轨顶风道施工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并不能实现单一支架的多向自适应调节,进而存在着使用缺陷。
2、现有的轨顶风道施工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并不能实现对多个风道的托起及定位状态,进而会降低工作效率。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施工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施工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轨顶风道施工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并不能实现单一支架的多向自适应调节,进而存在着使用缺陷,再者是并不能实现对多个风道的托起及定位状态,进而会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施工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的主体为类U形结构设计,且支撑机构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导向机构,在导向机构的上侧还设置有拖载机构,拖载机构包括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主体为液压缸,且驱动组件安装在拖载组件和延伸组件的内侧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导向组件,导向组件的主体为导轨结构设计,且每两处横向相邻的导向组件为一组,两组导向组件呈对向铰接在支架的前后两侧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主体为调节电机,且调节组件安装在导向组件的左侧位置,在调节组件的上侧还设置有拖载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支架,支架的主体为类U形结构设计,且支架的内部还安装有液压缸。
进一步的,所述拖载机构包括:
拖载组件,拖载组件的主体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设计,且拖载组件的底端还设置有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底侧转动连接有移动轮,且两处支撑组件对向安装在支架的内侧位置,在支撑组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拖载机构包括:
延伸组件,延伸组件的主体为类L形结构设计,且延伸组件插接在拖载组件的外侧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062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外压线组件
- 下一篇:一种皮棉清理机用的耐磨罗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