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03907.3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6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和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润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4;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李晓峰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宿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尘 结构 发光二极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包括透光壳体、散热孔、防尘网、发光管本体、防火层、连接体、防尘管、螺纹槽、连接电极杆、防尘盖、O型弹性垫片、耐磨层和密封垫片,所述透光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内部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管的一侧端面设置有螺纹槽,且防尘管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电极杆,所述螺纹槽的一侧端部设置有防尘盖,且防尘盖的内壁连接有O型弹性垫片,所述防尘管的外表面连接有耐磨层,所述密封垫片位于耐磨层的外表面。该具有防尘结构的发光二极管通过设置的防火层能够对装置进行有效的防火防高温处理,从而当遇到高温大火时对装置进行有效的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良好的防尘设备导致使用不是很稳定,且很难对灰尘进行清洁,并且安拆较为麻烦,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发光二极管设备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包括透光壳体、散热孔、防尘网、发光管本体、防火层、连接体、防尘管、螺纹槽、连接电极杆、防尘盖、O型弹性垫片、耐磨层和密封垫片,所述透光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内部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透光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发光管本体,且透光壳体的内壁连接有防火层,所述透光壳体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体,且连接体的一侧端面连接有防尘管,所述防尘管的一侧端面设置有螺纹槽,且防尘管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电极杆,所述螺纹槽的一侧端部设置有防尘盖,且防尘盖的内壁连接有O型弹性垫片,所述防尘管的外表面连接有耐磨层,所述密封垫片位于耐磨层的外表面。
所述透光壳体与散热孔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散热孔与防尘网之间为粘合连接,并且防尘网为镂空网状结构。
所述透光壳体与防火层之间为粘合连接,且透光壳体与防火层之间紧密贴合,并且防火层的厚度为1-2mm。
所述发光管本体与连接电极杆之间为电性连接,且防尘管与连接电极杆的外形尺寸相吻合,并且防尘管包裹于连接电极杆的外部。
所述连接体与透光壳体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槽与防尘管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防尘盖通过螺纹槽与防尘管之间为螺纹连接,并且耐磨层与防尘管之间为粘合连接。
所述防尘盖与O型弹性垫片之间为粘合连接,且防尘盖与O型弹性垫片之间紧密贴合。
所述防尘盖与连接电极杆之间为套接,且密封垫片与防尘盖之间为粘合连接,并且防尘盖通过密封垫片与连接电极杆之间构成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透光壳体能够对装置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还能对装置进行有的防尘,避免灰尘进入装置内部的情况从而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通过开设的散热孔能够让装置进行有效的散热,从而提高装置运行为的稳定性,且设置的防尘网能够对灰尘杂质进行有效的阻隔,从而提高装置的防尘效果;通过设置的防火层能够对装置进行有效的防火防高温处理,从而当遇到高温大火时对装置进行有效的防护;
2、通过设置的防尘管能够对连接电极杆的外部进行有效的防护防尘,从而提高装置的防尘效果;通过螺纹连接的连接体能够方便装置的安装和拆卸,从而方便装置零件的更换和维修,设置的螺纹槽能够方便防尘盖与防尘管进行安拆,从而方便装置的组装,通过设置的耐磨层能够代替防尘管表面进行磨损,从而替换防尘管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润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润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3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