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81926.0 | 申请日: | 202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50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志辉 |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51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底座、减震层、减震支撑部;其特征在于:减震底座为类梯形槽结构,其开口呈类梯面,减震底座的长底面围护板低于短底面围护板和2个斜面围护板;减震层为弹性体;减震支撑部为三棱锥,减震底座的长底面围护板内侧还设有一体成型的与长底面围护板等高的楔子,减震支撑部底部开设与楔子契合的凹槽;减震层置于减震支撑部外侧与减震底座内侧之间;减震支座和减震支撑部的材质为工程塑料。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化、成本低、减震性能好、稳定性好、耐久性好的发动机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是一种发动机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减震装置是一种安装于重型汽车的用以缓冲发动机震动的汽车配件。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发动机减震装置,它们的结构多为弹簧装置、钢制件或铝合金制件减震垫,在保证减震效果的前提下弹簧装置的稳定性较差、钢制件的重量较大、铝合金制件的成本较高,且上述结构重型汽车在户外环境中使用时耐久性一般;结构稳定性、耐久性及重型卡车的轻量化方向的优化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化、成本低、减震性能好、稳定性好、耐久性好的发动机减震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底座、减震层、减震支撑部;所述的减震底座为类梯形槽结构,其开口呈类梯面,所述的减震底座的长底面围护板低于短底面围护板和2个斜面围护板;所述的减震层为弹性体;所述的减震支撑部为三棱锥,所述的减震底座的长底面围护板内侧还设有一体成型的与所述的长底面围护板等高的楔子,所述的减震支撑部底部开设与楔子契合的凹槽,所述的减震支撑部与楔子契合后可增强减震支撑部的稳定性,避免其产生位移进而破坏整体结构;所述的减震层置于所述的减震支撑部外侧与减震底座内侧之间;所述的减震底座和减震支撑部的材质为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但价格较贵,产量较小。目前常用的发动机减震装置的材质皆为金属,具有重量大、易被腐蚀、造价高等缺点,采用工程塑料后可有效改进该结构的上述缺点,工程塑料不易被腐蚀且更耐老化。减震层能较好的缓冲、减震重型汽车发动机产生的震动。
目前,国际上用塑料替代汽车工业中金属的应用不断扩大,用高流动性尼龙 (PA)和高玻纤或无机填充料增强的尼龙,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产业用纺织品材料。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通过各种试验,积极寻找新的高性能热塑性塑料,也成为企业争取更多客户和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热和耐寒性能,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机械性能优良,适宜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耐腐蚀性良好,受环境影响较小,有良好的耐久性;与金属材料相比,容易加工,生产效率高,并可简化程序,节省费用;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电绝缘性;重量轻,比强度高,并具有突出的减摩、耐磨性。
优选的,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所述的减震底座的短底面围护板内侧面为波浪形;所述的长底面围护板由1长边和两侧的2个短边构成,所述的三棱锥的底面宽度等于所述的长边的内侧面长度。
优选的,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所述的减震底座和减震支撑部的材质为尼龙。尼龙产品作为替代铜和其它金属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汽车、纺织、科研等多种行业。具有质量轻、耐腐蚀、价格低、易于加工,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新型非金属材料,尼龙具有很多优点,突出耐磨性,它的摩擦系数通常为0.1-0.3作为酚醛塑料布1/4,巴式合金的1/3是一种优异的自润滑材料良好的机械性能。它的硬度大,并具有较高的抗张性,抗弯曲度和冲击强度及教高的延伸,他的抗压强度和金属不相上下,它的疲劳强度和铸铁和铝合金同等水平。化学稳定性好,它对化学物无论是弱硷、醇脂、碳氢化合物,油脂均不受影响。比重轻,它的比重只有金属的1/7。重型汽车的行驶环境复杂,雨雪天气多且其配件易被油气等污染,金属制件易被腐蚀,改用工程塑料尤其是尼龙件后可提高发动机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志辉,未经孙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81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