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车盒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64518.4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1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初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9 | 代理人: | 梁家进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散热 智能 结构 | ||
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车盒结构,散热支架安装在第一电路板的上方,散热片安装在第二电路板的顶部,第二电路板紧贴在散热支架的底部,通过散热支架使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留有间距,散热支架于散热片的位置上设有避让孔,使散热片外露于散热支架顶部,散热盖板安装在散热支架顶部,散热盖板上设有与避让孔位置形状相对应的散热接触部,散热接触部与避让孔处的散热片相紧贴,同时,盒体的顶部设有安装口,散热盖板位于安装口处,使散热盖板外露于盒体顶部。该结构能够对智能车盒有效地进行散热,且散热结构无需借助风扇,从而能够使智能车盒的体积减小,且实现无噪音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车盒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车盒是车联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专用线束与原车主机连接,利用原车主机作为输出显示,无需更新原车主机,在保留原车主机的同时进行功能扩展升级,集成有操作系统、GPS导航、无线通信、语音交互、人机交互、AR导航、360度全景影像、智能家居控制和电话通讯功能,满足用户对多媒体硬件性能的需求。
目前的智能车盒由于其元器件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耗需要越来越大,因此对内部的散热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的智能车盒主要散热方式为风扇散热,这种风扇散热虽然散热效率好,但也因风扇而导致智能车盒的体积加大,且风扇在安静的车厢内发出的噪音也特别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车盒结构,该结构能够对智能车盒有效地进行散热,且散热结构无需借助风扇,从而能够使智能车盒的体积减小,且实现无噪音散热。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车盒结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散热支架、散热片和散热盖板,所述散热支架安装在第一电路板的上方,所述散热片安装在第二电路板的顶部,所述第二电路板紧贴在散热支架的底部,通过散热支架使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散热支架于散热片的位置上设有避让孔,使散热片外露于散热支架顶部,所述散热盖板安装在散热支架顶部,所述散热盖板上设有与避让孔位置形状相对应的散热接触部,所述散热接触部与避让孔处的散热片相紧贴,同时,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安装口,所述散热盖板位于安装口处,使散热盖板外露于盒体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支架的四个角位上分别设有支撑柱,所述第一电路板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供支撑柱穿过的孔位,所述支撑柱穿过孔位后通过螺丝固定,实现散热支架与第一电路板之间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盖板通过螺丝安装在散热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支架、散热片和散热盖板为导热效率高的金属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的左侧、右侧、后侧中的任意一侧或者多侧设有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孔为竖向条形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路板为信号交互主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为程序装载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将电路板分拆为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并通过散热支架使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使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散热效率有效地提升。此外,第二电路板紧贴在散热支架的底部,增加了第二电路板与散热支架的接触面积,使第二电路板能够借助散热支架进行散热,而散热支架的热量则通过散热盖板散发,使第二电路板的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再者,于第二电路板发热集中的地方(特别是主芯片集中发热区域)设置专用散热片,散热片直接与散热盖板紧巾,而散热盖板外露于盒体顶部,散热片的热量能够迅速传递到散热盖板上,散热盖板面积大,能够有效快速地将热量扩散到外界中。通过上述方案,该散热结构能够对智能车盒有效地进行散热,且散热结构无需借助风扇,从而能够使智能车盒的体积减小,且实现无噪音散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初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初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645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框架电镀用挂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脱模的瓶盖生产用注塑机





